該不該參加除權息?股利課稅怎麼選最省?存股族必知2問題

知2問題

許雅綿

股債前線

達志

2019-06-21 16:49

+A-A

加入收藏

每年的6月到8月是除權息旺季,不少投資人都在猶豫,該不該參加除權息。

若投資人參加除權息,會被課徵股利所得稅;不參與除權息,雖然省了一筆稅金,但不參加除權息得先賣出持股,後續再買回來,一賣一買之間,也要付出交易成本,且若賣出後股票上漲,又有買貴的不確定性風險。

所以投資人該如何評估是否參加除權息?有分析師認為,可以從2個面向去考量,包括:第一、先評估自己的綜合所得稅申報級距,衡量參加除權息有沒有利;第二、檢視自己持有的標的,適不適合除權息。

高所得稅負級距者 

參加除權息較不利

若簡單從成本考量來看,其實要不要參加除權息,可以從不參加除權息的交易成本,以及參加除權息須繳交的稅金,來做評估比較。

假設投資人不參加除息,在除息的前一日賣出持股,並在除息隔日買回的話,一賣一買的交易成本,有手續費0.1425%〈買進和賣出時要各收取一次〉,以及證交稅0.3%,總交易成本為0.585%。

所以最簡單的判斷方式,若被課稅的成本大於0.585%的話,就可以考慮不參加除權息。

至於課稅成本部分,從財政部的股利所得稅制來看,去〈2018〉年所得稅法修正案,廢除實施近20年的兩稅合一制度,過去營利事業所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透過「盈餘分配」一併分配給股東計入所得總額並抵稅的機制已經消失。

今〈2019〉年開始,股利所得課稅採取「二擇一制」,也就是投資人可自行選擇,單一稅率28%分離課稅,或是將股利所得併入個人所得合併計算,享8.5%抵減稅額,但每人上限8萬元。

KPMG安侯建業執業會計師許志文表示,一般而言,適用所得稅率在20%以下的族群,選擇股利所得合併計稅,並使用8.5%的抵減稅額較有利;而所得稅率在30%或40%的人,建議可採分離計稅28%計算稅額會比較劃算。

舉例黃小姐單身,去年有股利所得30萬元及薪資所得60萬元(適用稅率5%),採股利所得合併計稅的話,股利和薪資所得應繳稅額為24,600元〈計算方式:(總所得90萬元-免稅額8.8萬-標扣額12萬-薪資扣除額20萬)X5%〉。 

另可享有股利所得的8.5%可抵減稅額25,500元(股利所得30萬元×8.5%),則應繳稅額為24,600元減25,500元,可退稅900元。 

但若選擇單一稅率28%分離計算的話,股利所得稅額為84,000(股利所得30萬元×28%),加計薪資所得應繳稅額為9,600元(計算方式:(薪資所得60萬元-免稅額8.8萬-標扣額12萬-薪資扣除額20萬)×5%),合計應繳稅額為93,600元(84,000元+9,600元)。

對於所得稅率超過 30%,或是股利收入豐厚的大股東,不論股利所得金額多少,都以28%的稅率計算,並與其他所得分離課稅的計稅方式,則會比較有利。

不過日盛投顧協理鐘國忠觀察,對於高所得的投資人,除了採較劃算的單一稅率28%分離課稅外,別忘了還有健保補充保費〈詳備註〉,也因此,不少高所得股東在個人稅負考量下,不願意參加除權息,在除息前常見到減持股票的動作,等到股價下跌後再陸續補回。

備註:根據規定,若股利所得單次給付達2萬元,須課健保補充保費1.91%

檢視持有標的 是否適合除權息

該不該參加除權息,除了考量稅負問題外,手上的股票接下來是否能穩定上揚也很重要。

「除了看殖利率外,也要挑選長期穩定獲利、較不受景氣影響的個股,否則不小心挑到地雷股,領取股息卻填息失敗,等於『領股息賠價差』,得不償失!」鐘國忠說道。

從產業面來看,金融股(如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玉山金)、電信類股、通路類股(電子元件通路、食品通路等)、高股息殖利率的傳產類股(如台泥、統一、中鋼等),都是鐘國忠認為可以除權息的安全族群。

他說,高股息殖利率、長期獲利成長的公司會比較適合投資人參加除權息,且即便不是最低價買進、除權息後也被課稅,但長期持有,獲利機會還是很高的。 

至於低毛利的電子公司,例如光碟片、中下游廠商等,就較不建議參加除權息。鐘國忠說,這類公司競爭環境變化大,獲利也較不穩定,若有持有這類股票的投資人,「在除權息前可趕快出手,之後就不要再買回來了。」

至於股性投機的作夢股,本來就是各路人馬短線炒作的標的,更不用考慮要參加除權息。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