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IQ、EQ之後,你知道孩子的DQ嗎?

要知道如何制勝未來,得先回頭看看我們怎麼一路走來的。

在工業革命以前,人類致勝的關鍵,是體力。之後,各界開始大力發展心智、認知能力與所能激發出的競爭力,甚至變成國力。1912年,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的觀念問世,大受肯定與廣泛應用。1964年,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家貝多克(Michael Beldoch)提出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情緒商數的概念,現在愈來愈多人說EQ比IQ更重要。

那麼,接下來呢?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電氣和電子工程師標準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Standards Association, IEEE-SA)、世界經濟論壇(WEF)合作,提出了DQ (Digital Intelligent Quotient)、數位智商的觀念,並成立了DQ研究中心(DQ Institute)。

DQ:數位時代生活與工作的「18般武藝」

因為隨著人工智慧、自動化與其他科技創新等發展,在未來4年,將有7,500萬個工作被機器取代,但也將創造1億3,300萬個工作。希望不被取代、而且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就必須能夠靈活有效的運用科技。而這種數位能力,所需要的,遠遠超越過去的體力、認知能力與駕馭情緒的軟實力。

所以,當我們還在試圖釐清究竟108課綱的小學資訊課到哪裡去了時,DQ研究中心已經發展出全球適用的數位智商標準,許多國家正加速前進,讓孩子不只學習寫程式、用電腦,還要學習掌握數位時代生活與工作的18般武藝。

DQ研究中心為DQ立下了明確的定義。它包含了技術、認知、統合認知(meta-cognitive)、社會情緒等素養,讓每個個體有能力面對數位生活的挑戰,因應數位時代的需要。也因此,DQ愈高的人,愈能夠成為有智慧、有能力、準備好面對未來的數位公民,也能成功的使用、控制、與創造新科技,增進人類的整體發展。

包山包海,從數位公民到數位競爭力

看起來很複雜嗎?其實IQ跟EQ剛問世時,也一樣難懂,摸不著邊際。

 

DQ8大領域的能力指標

1、數位身分認同:有能力在線上與線下世界建立健康的個人身分與認同

2、數位工具使用:有能力用平衡、健康、符合公民責任的方式運用科技

3、個體使用的數位安全:有能力透過安全、負責、道德的方式使用科技,來了解、緩解、與管理各種網路風險

4、整體系統的數位資訊環境保安:有能力偵測、預防、管理不同等級的網路威脅,以保護資料、裝置、網路與系統

5、數位情緒智商:有能力在個人的數位人際互動中,辨別、探索與表達情緒

6、數位溝通:有能力使用科技跟別人溝通及合作

7、數位知識與素養:有能力尋找、閱讀、評估、整合、創造、改造與分享訊息、媒體及科技

8、包含人權與法律層面的數位權益:在使用科技時,有能力了解並維護人權以及法律權利

光是這8個數位生活面向,就已經包山包海。不過,在每個數位領域中,DQ研究中心分出3個不同的成熟度。最基礎的是,人們必須成為安全且負責使用科技的「數位公民」。接下來進展到,能夠融入數位環境,運用科技將想法落實的「數位創造力」。更好的是,能夠解決全球挑戰,在數位經濟中創造新的機會,培養「數位競爭力」。8個數位面向都有3種層次,DQ研究中心依此發展出24種更具體的DQ素養。

未來工作需要趨勢技能

例如,在「數位使用」的「數位公民」層次,必須有能力平衡的管理在線上和線下的生活,例如在使用社群媒體和數位裝置時,要自我控制時間。

在「數位情緒智商」的「數位公民」層次,則要在網路社交生活中能夠敏感察覺別人的感受,以及支持他們的需要。但進化到「數位競爭力」層次時,則要能運用數位工具做正面積極的關係管理,包括與人合作、緩解衝突、以及說服他人。

OECD定義的「素養教學」,是要孩子們能夠運用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以因應複雜的需要。DQ正符合這種目標,幾乎涵蓋各種生活體驗,而不只是教孩子學會怎麼用電腦,除了在資訊課程,也要在其他課程中運用、操練。這不只是一個科目,更是需要廣為運用、持續學習的生存能力。

這些項目不是無聊的檢核表,而是通往未來的路徑。

世界經濟論壇在去年出版的《未來工作》(Future of Jobs)報告指出,要能不被機器取代,就必須具有分析、思考、創新、主動學習等「趨勢技能」(Trending skills)。DQ研究組織指出,他們提出的DQ標準,正符合這些串聯未來的能力,讓下一代能夠創造新的價值(例如數位創造力),協調衝突與緊張(像是問題解決與分析、數位關係管理),以及負起責任(例如時間管理與數位安全)。

另外,DQ研究組織也在剛出版的報告中,羅列了這24項DQ,符合且能夠支持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與維護人權,跟世界發展、人道關懷的方向一致。

這看似難以企及的大工程,其實已經在許多國家開始生根萌芽。目前包括在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瑞士、以及我們鄰近的新加坡、泰國,都已經有包含DQ完整架構的計畫,要教導下一代、甚至所有國民轉型。

資訊課應該教什麼,遠遠超過我們想像。也許我們的問題應該改為,面對數位時代,該教全民什麼?

不安親小學生(請點我)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