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沒有和你吵架,卻仍能讓你崩潰| 你遭受過「被動型攻擊」嗎?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如果他人產生了憤怒、攻擊性情緒,應該會予以主動的表示:比如語氣堅決,說話音調提高,音量變大,直接在對話中使用一些帶有批判性乃至貶低意味的詞彙和表達方式等。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注意不到以上這些特徵,卻仍然從對方被動卻帶有阻撓意味的行動、言辭中感受到對方微妙的攻擊和不滿情緒,因此感到沮喪、懊惱和困惑。當我們試圖溝通時,對方卻又佯裝無事,拒絕承認自己存在負面情緒,從而讓雙方進入一場“拉鋸戰”。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可以被解釋為遭受到了“
被動型攻擊 ”。這是另一種表現憤怒情緒的方式,通過當事人高度的控制和隱蔽的行為來傳達。比如拖延對他人的承諾,總表現得鬱鬱寡歡或固執。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仔細剖析一下“被動型攻擊”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其給親密關係帶來的問題。
如何恰當理解被動型攻擊?
根據美國心理協會編寫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中記載,這樣的行為傳達的是“
個人不敢於公開表達的敵意 ”。這些人往往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變得依賴性過強,又因為無法從關係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通過被動型攻擊行為來表達對關係的不滿。被動型攻擊這種刻意、隱蔽地表達憤怒的方式,往往是由對於直接表達憤怒的恐懼引發的。攻擊者相信如果他人注意到自己的憤怒情緒,情況會變得更糟,所以他們選擇間接地表達以對他人進行報復,並從該報復、使別人難過的過程中產生樂趣。這種習慣性的行為,可能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導致的:
1.壓抑表達憤怒的成長環境
有些家庭環境中,如果孩子直接表達不滿等真實情緒,就會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和懲罰。長久以往與這樣易怒、強勢的家長相處,孩子便會默認只有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掩飾起來才是安全的。另一些家庭則會過分強調外在表現的重要性,導致孩子認為表現憤怒會破壞這種表面的和諧。
2.社交環境的要求
人們的行為也受到社交情景的影響,如果處在的情境中,直接發洩憤怒情緒是不恰當的,比如商業場合或大的家庭聚會,人在此時對於令自己憤怒的刺激便傾向於以更隱晦的方式回應。
3.更少的精神成本
果敢地聲張情緒需求並不是簡單的事,它會喚起恐懼、壓力和緊張感。感受到這樣的精神負擔時,人們會認為被動型攻擊,間接表達憤怒是一種成本更低的解決方式。
被動型攻擊都有哪些具體表現?
如何判斷自己或是身邊的人是否存在被動型攻擊的行為?以下五個特徵往往是可以被用來做判斷的信號。
1.以不恰當的沉默待人
被動型攻擊中的“沉默處理”包含了完全無視對方,拒絕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甚至拒絕承認對方的存在等。更隱晦的方式還包括,在見面的時候時不時地選擇無視對方,讓對方無法辨別這是否是故意的行為;或是在多人談話時刻意迴避對方的部分言論。他們表面上想要避免衝突,但實際上反而在挑起爭執。
2. 隱晦的貶低和阻礙
有時,被動型攻擊的人會假裝讚美你,但是事後你如果仔細思考,則會發現那其實是一種貶低。比如,一個人可能誇你“新衣服很好看,就像我三年前買過的”。這類的貶低還可能包含攻擊對方的弱點,比如一個同事常常在工作的對話中提及、諷刺非名校畢業的背景。常見的阻礙體現在你和他們商量未來的計劃時,他們不會直接提出反對,而是不斷在你的提議中挑毛病,同時不願意提供自己的任何建議。
3.表現得鬱鬱寡歡
常待在脾氣不好、悶悶不樂又陰鬱的人身邊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被動型攻擊的人常常通過用負面的方式回答他人來表現這一點。即使身邊的團體的氣氛是輕鬆愉快的,他們也不會微笑或是表現得隨和,反而對身邊的一切都表現出抱怨、嫉妒和不滿,讓身邊的人感到不適。
4. 固執
雖然固執己見有時是一件好事,但是另一些時候固執會變成對身邊人的懲罰。這類固執的人會以充分、嚴謹的論點論據來堅持他們自己的立場,但是這爭辯僅僅是為了讓別人煩躁或是控制他人的行動。
5.拖延、無法按要求完成任務
這類人有時也會試著找到迴避安排給自己的任務的方式,比如編著不同的藉口不停地拖延。他們總是把責任推脫給他人,不能按時完成自己的部分,為了表現他們的憤怒和反抗情緒。
如何恰當地應對被動型攻擊?
1.意識到攻擊者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我們沒有直接指出被動型攻擊者的行為時,其實是在無意識地助長了他們的行為習慣。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迎合他人,維護表面上的和諧的人的話,後果便是需要自己承擔所有情緒暴力帶來的傷害。你所需要的是停止對他們道歉或是為他們尋找藉口,意識到攻擊者才是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
2.仔細觀察具體情況,不要一味道歉
不要道歉,除非你清晰地知道自己犯了錯。尤其不要在對方拒絕直接指出你的錯誤時道歉。直接詢問對方具體的需求是什麼,而不是在不了解情況時讓自己產生做錯了事的罪惡感,這只會讓對方更加能夠控制你。
3.明確表達、考慮自己的需求
被動型攻擊者擅長強迫別人優先考慮他們自己的需求。比如,假如他們習慣晚吃飯,就要求晚餐宴會都要在晚上八點以後才開始。我們建議不要一味遷就他們的需求,即使他們喜歡晚吃飯,假如你有需要早睡覺的孩子,你就不必邀請他們來。
4.不要給予他們直接反饋
攻擊者雖然害怕直接表達自己的憤怒,但他們願意喚起別人的憤怒。此時錯誤的做法是直接用怒氣回應他們的行為。你應該冷靜地選擇盡量減少直接和攻擊者的接觸,遠離衝突。
5.和當事人冷靜談話,用正確的方式溝通、解決問題
最終我們可能還是需要直接和攻擊者溝通他們行為的問題。我們需要提前準備如何用堅定的態度表達我們的困擾,避免在自己也憤怒、情緒化的時候指控他們的被動型攻擊行為。我們需要明確指出是他們的哪句話,哪些行為讓我們感到不適,如何不適,以及他們繼續這類行為的後果。
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身邊的人,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陷入被動型攻擊的困擾。我們需要記住,這種行為的深處是恐懼和不幸福感。我們如果意識到自己存在這類的問題,那麼便需要和身邊的人溝通,尋找更好的釋放憤怒情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