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階段定存股策略 靠9檔股票年領300萬股利
他,一個早在15年前就退休的上班族,靠著領股利輕鬆過日子,光是2012年就領到300多萬元的股利。這位家住台南、在部落格自稱「老農夫」的散戶投資人,還用股利買了塊農地,趁假日種種水果,實現向往已久的農村夢。
老農夫能享有這般愜意的日子,也是用慘痛經驗換來的。他曾當過投顧分析師、券商營業主管,逾35年前就進入股市;前20年跟很多散戶一樣,玩短線做價差;經歷過台股上萬點的盛況,也沒能躲過崩盤的洗禮,最慘幾乎賠掉一間房子。
直到多年前,他才從套牢的股票中,發現股利帶來的現金流與複利效應,轉而採取定存股策略,把股息再投入買進,讓手中股票價值翻了1倍以上。
他很懊悔自己沒有及早發現存股的奧妙,因此,在2010年底,特別成立部落格「給女兒的投資建議」,希望出國留學的女兒,能夠趁年輕時開始存股,避免走上投資的冤枉路。
剛進職場時,老農夫在金融機構任職,看親友做短線賺到錢,引起他對股票的興趣。因為沒有資本,薪水也不高,所以他去考了高考和分析師證照,並利用晚上和假日在補習班教課,成功讓收入倍增。
變身投顧老師每天搶進殺出萬點崩盤幾乎賠掉1間房當時是1986年左右,老農夫因為口條好,又懂股市技術分析與籌碼分析,所以不久就被投顧公司招攬,成了收會員、報明牌的老師。在新台幣升值、「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買股票成為全民運動,他的演講從南排到北,收入更加豐碩。
口袋裡有了閒錢,老農夫開始買股票,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新股抽籤,「那時抽到3張亞聚(1308),之後又加買5~6張,不到半年就賺了30萬元!」老農夫的妻子說,那時候才剛結婚,靠工作和股票獲利,在沒有貸款的狀況下,就在台南買下一棟房子。
後來老農夫當上券商主管,經常拜訪上市櫃公司聽消息,就靠著明牌帶客戶殺進殺出,輕輕鬆鬆賺到大筆獎金,年薪百萬元簡直是易如反掌。但是,錢永遠不嫌多,在當時1990年台股衝上萬點的沸騰氣氛裡,以及先前嘗過獲利的甜頭,他還是忍不住進場了,「雖然看過一本書說,技術分析師只要自己不玩,就能從市場分杯羹、賺到錢;不過人就是會貪婪,所以還是下去買,每天都在衝進衝出。」老農夫說。
台股從1990年2月的1萬2,682點崩跌,8個月後最低跌到2,485點。大跌過程中,他不但沒有停損,還想加碼攤平,甚至拿房子借錢投資。1,000元股價買進的北企銀(已併入永豐金),他從700元開始接,後來股價一路掉到70元,讓老農夫幾乎賠掉一間房子。
因為這場慘烈的教訓,所以他有一段時間不敢玩股票,但是為了工作,還是每天看盤、分析、做業績,用工作收入彌補在股市裡的損失。即使後來鼓起勇氣進場,做法也轉趨保守,獲利有限。1999年,台股又開始熱絡,老農夫仍然小心翼翼,把部分資金拿去買台股基金,沒想到,「讓市場專家做,結果還是錯!」老農夫說。
2000年2月,台股再度從萬點崩盤,雖然老農夫的金錢損失不大,但是他卻眼睜睜看著一位大戶好友,從幾億元身價玩到破產;幾家常往來的上市公司,更面臨倒閉關門的下場。他領悟到,繼續待在這樣的環境,有一天破產的可能是自己,因此決定辭職,遠離在股市每天搶進殺出的誘惑。
用價值選股法慘遭套牢意外發掘定存股策略離開股市火熱的第一線,重新冷靜思考投資本質的老農夫,決定修正過去的錯誤,找出正確的投資方式。他回想從前的客戶,能當上贏家的人,多半是採取長線投資;於是他開始研究價值投資大師葛拉漢(Benjamin Graham)、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做法,並採取了股價低於淨值的選股原則,陸續買進了幾檔股票,結果,仍是面臨套牢命運。老農夫不願認輸,還是繼續買進,「愈持續買,套愈多,想說準備套死,傳給子女好了!」
這樣撐了幾年,他從套牢的股票中,發現亞泥(1102)、中華電(2412)這2檔股票,竟能持續帶來現金,投資報酬率還打敗了一路下滑的定存利率和通膨,「不做價差,養久後,價差反而自動跑出來!」他這才仔細研究這2檔股票「愈存愈多錢」的原因,並因此得到2個挑選長期投資好股的基本法則:1.長期獲利穩定,連續10年以上,每年配發1元以上的股利;2.所處產業成熟穩定,也都是長壽龍頭股,不易衰退沒落。
2001年開始,台灣定存利率從6%一路下滑到3%以下,老農夫靈機一動,「不讓錢變薄,就應該把利率2%以下的現金資產,換成殖利率6%以上的股票資產!既然存亞泥和中華電,每年能打敗定存和通膨,何不繼續把錢存進去!」老農夫說。
存股初始期》定時定量買進,快速累積持股決定採取存股策略,老農夫首先想到的是資金分配的重要性;為了保障資金安全,他先預留5年的生活費,剩下的資金才用於存股。
首先,他只買亞泥和中華電,規定自己定時定量,每月買一張,原因有2個:
1.磨練對股價「跌不會心驚,漲不會手癢」的能耐。過去老農夫總是犯了追高殺低的毛病,但是既然要長期賺股利,就不能輕易被股價影響,因此定時定量有助於磨練自己不受股價影響的能耐。2.快速累積股票數量。張數一多,股利的複利效果才會明顯,並且加速變大;一年存12張,能夠快速累積股票數量。
持續買了1年~2年,老農夫用股票養股票的方式,用領到的股利轉而存其他適合的標的,例如中鋼(2002)、台化(1326)等,目的是分散公司可能倒閉的風險,他說,「如果我有分散在不同產業的5家或10家公司,全倒的機率不大吧!」
至於選股的原則,除了前面提到公司必須是連續10年每年發放股利(包含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在1元以上之外,他也偏好同時配股又配息,而股利若能持續成長更佳。另外,老農夫盡量只選傳產業,避開高科技股,因為高科技公司獲利較不穩定。
靠著這套存股法,老農夫將亞泥、中鋼、中華電,分別存到100張以上,年年增加的現金股利則讓他買進更多股票,卻可以減少投入新資金。
存股改良期》殖利率買賣法,降低持股成本為了強化這套投資法,讓持股成本更低,老農夫研究出第2階段的「殖利率買賣法」。以中鋼為例,殖利率高於6%時開始加碼,低於4%則減碼,賣股票的錢,再拿去存其他殖利率走高、張數還不夠多的股票。「當你(本錢)25元的中鋼數量,比30元的中鋼數量多,你能從容應付中鋼價格波動的風險,走上套牢丟兩邊、投資走中間的正確道路。」老農夫說。
存股前5年,他幾乎只買進,不太賣出,在被問到「零成本的股票會賣嗎?」他解釋,第1年買的股票經過配股,成本逐漸降低,直到回本;此後這張股票還能年年生利息,就應該繼續持有。以他手中的亞泥為例試算,從2002年上半年開始買進,到第6年,第1年買進的亞泥就已經零成本了。他在部落格寫下,「真正的投資人,注意好公司長期回饋好股利。虛假的投資人,注意公司股價漲漲跌跌,追逐短期價差績效。」
每年關注公司發展變化獲利持續2年下滑就留校察看但是,股票也不是買進後就死抱著永遠不賣,老農夫的原則是當公司體質變壞,或有資金需求時,才考慮賣出。每年5月,他都會仔細閱讀手中持股的公司財報,緊盯公司的股利變化,也關注公司經營決策的方向。一旦出現重大的經營瑕疵(譬如有道德風險、涉入麻煩的法律訴訟等),或獲利持續2年下滑,就會暫停買進,給予一段觀察期,若無法改善,則從投資組合中剔除。
例如:2010年,老農夫暫停買進中鼎(9933),「雖然是它旗下的子公司被檢調搜索,但因為是商業糾紛,可能走上法律訴訟,這讓我心裡不安,不如就不要再買,去買別的好公司。」老農夫說。
此外,他也在2012年9月於部落格提出,將中鋼列入停止買進的觀察名單。老農夫解釋,由於中鋼過去一年的營收與獲利表現不佳,股利可能大減,經營能力與未來國際競爭力不明朗,前景存疑,因此認為當時空手的投資人,不適合將中鋼視為長期存股標的。
面對政府課徵健保補充保費,股利被打折,存股策略還能持續進行嗎?老農夫一點也不苦惱,他強調,台灣通膨超過定存利率,形同負利率(錢放在家中,只會愈放愈薄)。雖然選的不是殖利率最高的股票,但是他所採取的投資組合,多年下來的年化報酬率達到9.34%,遠勝定存與台股的指數報酬,他鼓勵投資人,及早存股,幾年之後,定能體會股利所帶來的複利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