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獨處的人,一般都有這三種心境
喜歡獨處的人,不是寂寞,而是在“享受寂寞”,是內心的安靜,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心靈境界。
作家林清玄說:人間最美是清歡。一個人,可以安靜地聽一首歌,回憶一段時光,或者忘記繁雜的生活,學會獨立思考,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己,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
懂得獨處的人,一般都有以下三種境界,是人生的沉澱和昇華。
1、處事不驚,從容不迫。
懂得獨處的人,生活節奏總是慢一些,總有一些時光,自己一個人“獨享”。比方說,週末的時候,隨隨便便上一輛公交車,一直到郊野去,沒有人認識自己,只有輕柔的風、綠色的樹、清清的河流、靜靜的高山在陪伴自己,人就是天地萬物之間的一粒塵埃,可以自由自在縹緲,而不需要固定自己要去什麼地方,一切都是自由的。
懂得獨處的人,無論遇到多大的事情,都不會那麼急躁,總是可以從千絲萬縷的關係中,理清頭緒,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處理事情,慢一點,但穩一點,也更加井然有序。
獨處不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盒子裡”,而是做自己的“旁觀者”,突破了原來的自己,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獨處是一種“氣定神寧”的優雅,“心靜自然涼”,心若不動,風又奈何?其實那些一驚一乍的人,過得併不好,弄不好,煩惱就入心了,擺脫不得。
2、去偽存真,方向明確。
獨處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把自己當成“別人”,多角度看自己。總是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還能發現自己的優點。往後,揚長避短,做什麼都能“事半功倍”。
起起落落才是人生,真真假假才是人心。多少人,被現實蒙蔽了眼睛,把錯愛當成真愛;把錯過當成現在;把一切寄託在未來。殊不知,幸福是一種感悟,是活在當下,苦樂都能夠接受,有種滿足感。
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總是可以獨立思考,不被別人左右,不盲目跟風,不隨便聽人言,不輕信,也不拒絕別人的忠告。獨處的人,似乎是閉上眼睛,卻用心去洞察一切。
唯有獨處,才能夠辨別真真假假,遠離是是非非,即便繞很多的彎路,也不會弄丟自己的方向。不為情所困,不為苦所惑。
3、榮辱不驚,內心強大。
林清玄在散文集《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中寫道:“生而為人,心靈猶如暗夜的天空,從前我們在人間生起的愛猶如星星點燈,使我們的心空溫柔和明亮,繁華而有致。”
獨處是暗夜裡的一道亮光,點亮“心靈的燈盞”。真正的獨處,不是“在沉默中消亡”,而是“在沉默中爆發”。一個人的時候,讀書、思考、悟道、沉澱、清醒,然後順著人生的亮光,走出困境,一躍而起。
不害怕獨處的人,內心是強大的,早已做到了“無依無靠”的準備,有一股爆發力,推動自己不斷前進,即便腳步不會很快,但從未停下來。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是自己與心靈之間的對話,讓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漸漸堅強起來,不再恐懼,不再迷茫,不再愚昧。
獨處,是一種享受,是享受寂寞,而不是害怕寂寞。一個人,學會了獨處,哪怕苦難一生,但心是堅強的,包容的,並不會感覺很苦,因為他承受得住,而不是“叫苦連天”,更不會“趴下”。
獨處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去偽存真,去繁存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