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這一點,難怪你的愛情每次都失敗!
01
在健身房待了整整一上午,上完私教課,又在跑步機耗了一個小時,接著是瑜伽和幾百個控手倒立,一定要把身體裡的能量榨乾,才舒服。
覺得當自己處在難以自控的巨大焦慮中時,唯有運動,可以救命,可以讓人短暫逃離大腦對身心無休止的碾壓。
這段時間,又陷入了強烈的絕望和自我否定,持續了大概三四天的時間,沒辦法平衡內在慾望與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
主要還是對於未來的迷惑,我始終不能像有些人那樣,認准一個方向,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也或者可能別人也有他們的迷惑,只是我看不到。
從17年3月裸辭,到現在兩年了,去年雖然有上班,但加起來也不到半年,大部分時間就算是自由職業吧。
收入上,一年平均下來,跟有個穩定工作差不多,或者可能還更多一點,加上時間自由,做的又是喜歡的事,有時間健身,旅遊,讀書,戀愛,所以大部分時間我對現狀很滿意。
但是大部分時間也都處於隱隱的焦慮中,不知道能這樣多久,不知道會不會突然沒了收入,不知道這個時代走的這麼快,我被拋在了哪裡,不知道不進入人群,我的社恐症是不是會更嚴重,不知道某一天突然想再上班了,是不是會因為年齡大,學歷不夠高,不懂職場能力差,而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安全感特別弱,但是又知道,就算現在回到職場,其實還會面臨其他的問題,也會有其他的焦慮。
真的是要的太多了,既要穩定,又要自由,既要金錢,又要美夢,既不想社交,又不想被拋棄,既要安全感,又希望自己能說走就走。
02
焦慮的時候,猶豫是不是要重新找份工作的時候,男朋友會安慰我,沒關係啊,又不是養不起你,不想找就不找,我要是會寫文章我肯定也不上班。
然後又會幫我想治愈焦慮的辦法,繼續學習心理學啊,搭建自己的平台啊。
我很感激他安慰我、鼓勵我的那顆心,可是,我明明是因為想跟他一起分擔生活,想要包養他,怕給他拖後腿,才給了自己那麼大壓力的。
一個人的時候,沒那麼多慾望,收入夠花,還能存一部分,自己過得輕鬆又開心,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完美人生,不會想的那麼長遠。
戀愛之後,就要對另一個人,對這段感情,和我們以後的生活負責。
雖然現在也不知道能談多久,一起走到哪個階段,可我知道,從現實的角度講,我們賺錢的能力強一點,手裡的力量大一些,感情的路就是會順很多。
首先是可以與父母的控制抗衡,如果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父母對自己的控制就弱下去了,因為無論他們怎麼否定,我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人生一無所知,我們其實是可以做的很好的。
其次是,可以對抗對父母的虧欠感,我之前問過幾個朋友,都是在一線城市工作的獨生子,以後父母的養老問題怎麼解決,他們說的很輕鬆,自己賺錢買房啊,將來把爸媽接過來啊,現在可能不願意來,以後有了孫子自然就會來。
小哥哥就不敢這樣說,雖然自己的收入並不比他們少,可是他對未來沒有那麼大的自信,買房,讓父母一起來深圳生活,他覺得那根本是不可實現的,所以就會覺得自卑,也從心底裡認可父母對自己的指控。
而以上這兩件事,又恰恰是他內在焦慮的根源,因為目標太難實現了,就演變成對自己現狀的不滿,對自我的不斷否定,對未來更加悲觀。看不見自己擁有的、進步的,永遠看著還沒有得到的那部分。
我自己這幾天的焦慮,又讓我忽然明白了,他之前跟我說的,對自己的厭惡、否定,會讓他以為那是對我的不喜歡。
因為當一個人處理不好與自我的關係的時候,是看不到愛的。
03
之前某一期《奇葩說》裡,柏邦尼說了一句話:心裡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夠填滿啊。
馬東說,邦尼這句話有個邏輯漏洞,心裡很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
可我覺得,有漏洞的人是馬東,心裡很苦的人,那心就是個無底洞,根本就填不滿。
也許最開始,他對甜的感知力比那些擁有很多的人要更敏感,你給他一點點,他就知道,哦,那是甜的,是我以前沒有得到過的,甜原來這麼好吃啊。
但他真的會因此感覺到幸福嗎?並不會,幸福只是一剎那,他甚至可能因為這一絲甜,而反而明白,以前的自己到底有多苦,因為沒有嚐過甜的人,是不知道苦有多苦的。
而且,就算你能長期給他甜,久而久之,他的苦也會把那些甜吞噬掉,就像填坑一樣,你給的甜他習慣了麻木了,就感覺不到了,他能感受到的,是你不能填補的,剩下的那些苦。
甚至,當這些苦排山倒海的湧來的時候,他會懷疑自己,為什麼我感受不到你給的甜了,為什麼你在我身邊,依然這麼好,我卻感受不到幸福了,是不是我不愛你了,不再需要你了。
當我能夠與自我和諧相處,心情平和,生活滿意的時候,內心沒有空洞和無法填補的慾望,對甜的感知度特別高,他抱我一下,親一口,都是額外的幸福。
而那種幸福感,讓我相信,我特別特別喜歡他。
可是,自我出了問題,內心焦慮、煩躁、恐慌的時候,心裡就被撕出一個洞,那裡裝的全都是苦,需要很多甜來填補,以前那些能感受到幸福的小事,就像被扔進了深淵一樣,一點反應都沒有了。
因為那些甜不夠多,或者說不是對症下藥,內心無法達到平衡的狀態,那些苦還是時時折磨著自己,以至於感受不到甜的幸福,自然也就看不到愛了。
04
我之前跟一個姑娘說過一段話,當一個人面對生活中多重不如意的裹挾的時候,出於自我保護,會把精力放在最好解決的那件事上,而因為放的精力最多,這件小事就會被放大,讓我們誤以為它是最重要,最先要被解決的,好像只要它解決了,生活就不苦了。
我們不敢深挖自己真正欠缺的東西,只願意相信那些能承受的表象,因為真相可能太殘酷了。
比如當單身,工作不如意,生活狀態又一團糟的時候,會以為只要想辦法找個戀人,有人愛自己,就什麼都會好起來了。
當我們失戀,陷入極度自卑,以為再也遇不到愛的人,內心有巨大缺失的時候,會以為只要能和對方復合,不管是自己委曲求全,還是卑微討好,反正只要他能回來,就什麼都解決了。
如果我們自己是個loser,事業和成長都陷入瓶頸,看不見未來,迷茫無措的時候,也很容易把那些挫敗情緒轉嫁到家庭、或者戀人身上,把不如意歸結給“這操蛋的生活”。
我們不願意看自身的原因,因為在所有的歸因和解決方案裡,承認自己有問題,改變自己,是最難,也讓人最難過的。
之前跟朋友聊天時,他說了一句話:喪是一種始終能處在舒適圈裡的人生定位,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我們覺得努力太難了,去怨別人,怨生活,放棄、妥協,人生就容易多了。
總的來說,其實人生的所有抗爭,都是與自我的抗爭,自信、自我實現,自我價值感,這些東西缺失的時候,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就會全部冒出來。
所謂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我以前不信這話,現在不得不信,不是覺得錢本身有多大能耐,而是它所影響到的人的自我實現,自我價值,自信,還有掌控生活的力量。
低水平的自我實現,看不到自我價值,自卑,就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感,消耗人的一大部分精力,也消磨掉愛與溫柔。
像是在迷宮裡橫衝直撞,看不清自己要什麼,也找不到出口,眼前能抓到的一切都會成為宣洩情緒,釋放焦慮的砲灰,親密關係,就是被抓的最多的一個。
05
昨天早晨,我跟男朋友模擬了一下焦慮狀態下的情緒溝通。
他先起床洗漱,等我洗漱完的時候,看到他在床邊坐著玩手機,被子在床上胡亂扔著,窗簾沒有拉起來。
我說,把被子舖一下吧,那位帥哥。
他立刻放下了手機,遵命,女王大人。
這是一次很好的溝通,我表達需求,他毫不猶豫的執行。
可是如果都處於焦慮狀態,而且無法很好的控制情緒,那可能就是另一個模樣了。
我看到他什麼都不做,只顧著玩手機,想到我每次起床都會先把這些都做好了,然後內心中升起一股無名火,對著他抱怨:睜開眼就玩手機,就不能把被子舖一下,窗簾拉一下嗎,什麼都等著我來做。
他也會很煩躁,要麼內心特別生氣,默默地把事做了,但在心裡給我減了分,覺得我不溫柔,臭脾氣,又少喜歡我一點。
要麼直接懟我:一大早就跟個潑婦似的,誰招你了,就不能好好說話嗎,我每天上班那麼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還得聽你嘮叨,煩死了。
這對話我還沒模擬完,他就受不了了,停停停,太恐怖了。
我也覺得恐怖,可是眼見的這樣的場景真的太多了。
06
生活中很多糟心的問題,自以為是別人沒做好,是生活太磨人,實際上是我們內在的自我出了問題。
電影《瘋狂店員》裡,主角但丁,在經歷了無比糟糕的一天,又被現女友維羅妮卡狂扁一頓,最後知道是好友蘭道告訴維羅妮卡,他一直惦記著前女友之後,但丁把蘭道狂揍了一頓,然後對他說:“有時我在想,你來工作,就是讓我生活更悲慘。”
接著把這一天的所有糟糕遭遇,都丟到蘭道身上,好像他是導致自己悲慘人生的罪魁禍首。
“你害我被罰款,你和顧客爭吵,我來給你擦屁股,你因為冒犯屍體害得我們從追悼會上被趕出來,你毀了我的戀愛,你還想怎樣?”
蘭道說:“天吶,說到這兒了,又想推卸責任,我是你所有悲劇的根源?誰關門去打曲棍球的?誰關門去參加追悼會的?誰要追回自己的前女友的?甚至都不談談對現在這個女朋友怎麼想。你想怪誰?怪你自己吧。”
我們太喜歡把自己犯的錯誤,推卸到別人身上了,太喜歡把自己不能控制好的情緒,自己的失敗,自己的無能,轉化成對生活和其他人的怨懟。
不能好好與自我相處,不能處理好慾望與生存現狀的關係,才是我們一切不快樂的根源。
所以,想擁有好的感情,好的精神狀態,好的生活,還是要回歸到自身,別去作別人,別去怨天尤人,認真收拾自己,好好賺錢,自我實現,充實自我,提高價值感,自信起來,當我們的內心可以自給自足的時候,很多原來無解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了。
另外,如果焦慮的情緒突然冒上來,一時無法緩解和消化,那就去運動吧,真的,可以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