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對別人好,其實是一種低智商的善良

盲目的對別人好,其實是一種低智商的善良

01

在我們的意識當中,經常有這樣的一種傾向:喜歡從道德的角度來來考量人的各種行為。

我們常說的那句話: 好人有好報。這個好人就是一個道德層面的評價,因為一個人品格高尚,所有ta就會在生活中得到好的回報。

其實,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但現實的邏輯並不一定會如我們所願。

很多時候,好人也有好人的魔咒。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性格很好,對誰都很友善,很少與人發生爭執和矛盾。你覺得這樣的人太好了,所以一定會生活的很幸福。

但實際上,在事業上他們更多是處在一種默默無聞的狀態,反倒是一些“張牙舞爪”的人更容易成為他們的上級;在感情上,他們的感情未必比別人更幸福,雖然外面的人總是稱讚他們,但是家人卻常常頗有微詞。

02

為什麼命運這麼“冷漠”,讓好人的生活反而不那麼好運呢?

其實,命運並不冷漠,相反,這些都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結果。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好人的時候,指的是在人際關係當中ta能夠照顧別人的感受和利益,不會輕易的傷害別人。

但是,不管道德上的好與壞,我們的行為都是有代價的。好人們這樣做的代價是,當與別人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他們會更多的遵循利他主義,把對自己有益的事拱手讓給別人,而不是去競爭。

當別人向你借錢的時候,你很慷慨地把自己的積蓄借了出去,而不考慮對方的品性、信用和還款能力,那麼就必然要承受錢要不回來的風險。

在工作中,當你與同事都有機會晉升時,你可能會主動退出競爭,以避免破壞與同事之間原本和諧融洽的關係,那麼必然讓自己的事業發展受到一定的損害。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需要認認真真的去經營的,當我們把精力都花在別人需要的事情上,在遇到一些難得的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又習慣性的拱手讓給別人的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很難更好的發展。

所以對很多善良的人來說,如果你過的不好,一般不是命運對你不公平,而是你自己對自己過於不負責任了。

03

另外,過於善良的人在對人的信念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當一個人覺得周圍的人都是動機不純的,都想傷害自己的時候,我們會認為這個人的想法過於消極和陰暗,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走向另一個極端,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值得信任的時候,我們往往認為這是一種善良。

其實,這種盲目的信任也會帶來很多的問題,甚至是傷害。

電影《天下無賊》裡的傻根,看誰都不像是賊,覺得誰都是好人。但實際上,他的身邊隱藏了好幾撥的賊。如果不是其中的兩個賊良心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電影裡總是充滿戲劇性,為了照顧觀眾的感受也會安排一種邪不壓正的結局。但是現實則簡單和粗暴的多。沒有那麼多的良心發現,更多的是弱肉強食。

我們經常被教導要去行善,但是很少有人告訴我們該如何防禦惡。這種對生活中惡的迴避和視而不見除了讓我們感覺上好一點外,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好的回報。

在信念上自動的把所有人都設定為好人,這看似高尚,其實是一種盲目的樂觀,甚至是一種低智商的善良。

04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中有一個概念叫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一個人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心理防禦機制健全的人,心態更健康,反之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同樣,在生活的層面我們也需要有一套合理的防禦機制,起碼要對現實生活以及人的複雜性有一個清醒和客觀的認識,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然後趨利避害。假如一個人完全不設防,結果就像失去了免疫功能的身體一樣,出現一點問題就可能被徹底擊垮。

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一個人的心態是否成熟,並不是取決於你有多高尚,有多麼大的犧牲精神,而是取決於你對生活的認知是否反應了真實生活的現狀。

認為所有人都是善良和認為所有人都是醜惡的信念一樣,在本質上都是一種極端化的思維方式,都是一種扭曲的認知。

因此,當有時候你感到非常痛苦,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命運要這樣對待自己的時候,其實那很可能就是你在無意識中主動選擇的結果,是你之前的一些選擇“成就”了自己現在的人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