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深度睡眠和死亡狀態,其實沒什麼區別
人類對於睡眠的認識其實一直是處於初級階段,主要有兩個疑點。
第一,僅僅是身體機能的恢復,一個小時就足夠,為什麼人類需要睡眠數小時?
第二,睡眠的過程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處於深度睡眠階段,這個階段人類腦波幾乎無波動,和死亡狀態無限接近,這個階段的意義是什麼呢?
經典實驗範式:睡眠剝奪
首先,對於絕大多數的生物來說,睡眠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學家通過"睡眠剝奪"的經典實驗範式發現,在睡眠的過程中,我們減緩了身體的活動,比白天有著更小的能量消耗,同時得到了能量的補給,用以修復那些白天持續運作的神經與器官。
對於那些長時間不睡覺的人來說,他們的記憶力、反應速度都會變慢,大腦的認知功能受損,變得更容易生病,情緒也越來越不穩定。
信息加工
有時候,睡眠還能帶給我們很多靈感,可能在白天沒有得到的解決的問題,睡了一覺後突然就有了想法。根本原因在於,睡眠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沒有徹底的停止運作,仍然會處理著白天輸入的信息,並進行進一步深度加工。
比如,大型考試前,需要大量記憶、背誦知識點,如果你選擇熬夜奮戰,記憶效果反而會不佳,只有通過一定時間的睡眠,你所輸入的知識信息才能得到更深一步的加工,被儲存在腦中,方便日後的提取。
所以,從大腦信息加工這個層面來說,深度睡眠與死亡狀態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因為在死亡之後,不僅身體的生物機能已經停止,同時也導致了"腦死亡",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不會有任何意識,也不會進行任何的活動,更別說信息的加工與儲存了。
深度睡眠
不過,深度睡眠不完全等同於睡眠,它只是睡眠整個過程中的一部分。具體而言,我們的睡眠是有周期性的,每個睡眠週期大概維持一個半小時左右。
NREM期
最開始我們會進入NREM期,使得我們從清晰的意識狀態逐漸進入到更緩慢的節律當中,逐漸與外界的信息剝離開來隨後我們就進入了深度的慢波睡眠中。
這個時候,如果用腦電裝置記錄我們的大腦活動,會發現腦電波出現了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並且震動的幅度很小,頻率也很緩慢。
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完全失去意識,也很難醒過來。即便是外界有一些聲響,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反應,這無限接近人類死亡時刻的狀態。所以,
從大腦節律和波變化角度看,深度睡眠與死亡沒有什麼區別。
在深度睡眠之後,我們的會進入REM快速眼動期,這個時期我們的眼球會快速轉動,可能會做夢、說夢話,並且容易被外界的噪音所干擾,從睡眠狀態中醒過來。當這個REM期結束,一整個睡眠週期也就結束了。
總的來說,深度睡眠和死亡狀態其實沒什麼區別,因為這深度睡眠的過程中,我們幾乎處於無意識狀態,也不容易受到外界驚擾而醒過來,呼吸不過是維持生理節律,波變化也幾乎是一致的。但是,深度睡眠不完全等同於死亡狀態,因為我們的大腦的仍然在進一步處理、加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