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心理:為什麼我們總是把事情往壞處想

當你給一個親近的人打電話,發現他的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的狀態,最開始的時間裡,你可能會認為他的手機沒電了,或者是比較忙所以關機了。但是長時間的維持下去,你就會往更加消極的方向去思考了,進而會產生一些焦慮和擔憂的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事情,總是會往壞的一面去思考,當想要抑制自己產生這樣的想法,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就是越告訴自己不要去想,就是控制不了我們的想法。

說心理:為什麼我們總是把事情往壞處想

我們為什麼會陷入對於錯誤的結果上呢?

黑箱心理

焦慮情緒產生的本質就是對於未來的一種擔憂,當人們對於某些事情具有確定感的時候,就會產生強烈的安全感。也就是說當你對於一件事情的發生,沒有確定感和控制感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安全感的匱乏。

黑箱就是指人們內心一種無知的狀態,因為對於其是不了解的,所以就是處於一種黑暗的狀態,這個狀態體現了人們對於它的無知。黑箱心理是指我們對於未來無知狀態產生的一種擔憂,因為對於未知人們是無法預料的,本質上是因為信息掌握的較少,因而產生了一種對未來擔憂的一種狀態。

說心理:為什麼我們總是把事情往壞處想

自動化思維

自動化思維也可以稱作固定化思維,是由心理學家貝克(ATBeck)提出來的,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所習得的社會準則去行為,並依據它去評價過去、預期未來,指導現在的行為。產生一些“自動想法”是較為個人化的觀念,會有某些特定的刺激引發情緒反應,對於那些情緒困難的人,常會產生讓客觀現實向自我貶低的方向發展的錯誤“邏輯思維”

主觀推斷就是其中常見的自動化思維,人們會在沒有依據的支撐下,而獲得一些較為消極的結論,這些結論都是消極和糟糕的後果,甚至會產生“災難化”的思維模式,以致於將未發生的事情判定了消極的結果。

說心理:為什麼我們總是把事情往壞處想

獲得效應

我們許多人一旦產生把事情把壞處想的思維,就會努力抑制讓它產生,但是凡事都預期到最壞的結果並不是完全不好的。我們常說有志者事竟成,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大環境、幸運等方面也會影響我們的成功,我們抱著美好的期待去努力,但是卻一次次遭受打擊,也會使自己的內心遭到重創。

如果有時候我們事先想到了最壞的結果,而當比較好的結果出現的時候,我們的價值感會迅速提升,喜悅程度也會以兩倍或者三倍這樣返回來,這就是我們心理學中所說的獲得效應。

獲得效應實現的前提,是降低人們對於未來結果的預期,而將更多的注意力由對結果的專注上,轉移到過程當中,並不是將這個結果過度的去消極化。

說心理:為什麼我們總是把事情往壞處想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對於許多事情我們是具有無力感的,這種無力感很容易打擊我們自信,造成我們自我感覺降低,我們該如何做呢?

降低預期結果:合理的設定好事情最壞的結局,我們卸下捆綁內心的期望,踏實的去做事情,這樣你就會輕鬆很多。

承認自己內心的擔憂:

我們害怕做不好,我們害怕失敗,這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更加願意接受喜悅的結果。但是未來確是不能確定的,對於內心產生的無力感,我們需要去承認內心的擔憂。例如把我們的心態調整成做不成的事情就做不成,只要盡力去做就好,這樣你成功的機率反而會增加很多。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