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好說話,暴露了你的好欺負
我們很多人從小被教育,不要太以自己為中心,要隨和,懂得遷就別人,這樣才能和大家好好相處。喬克叔叔覺得,做人不能太以自己為中心,更不能太以別人為中心。
別人問你吃什麼?你明明很想吃清淡一點的日料,卻害怕自己的想法不合對方心意,而回答你都可以,結果對方決定去吃重口一點的火鍋,你是遷就了別人,卻委屈了自己。
我們誰也不是一雙小白鞋,沒必要活得那麼百搭,遷就這個,又配合那個的,有些時候,還是得挑剔一點。
有一種人格,叫做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渴望別人的愛或良好關係、甘願遷就他人、以別人為本、卻常常忽略自己。
《武林外傳》中的祝無雙,就是一個典型的百搭型好人,她在劇中的口頭禪“放著我來”就體現了這一點,她總是不自覺地配合著各種人。為了討好別人,不管該她做不該她做的,她都會主動要求去做。甚至在和小郭為了秀才比拼才藝的時候,她明明很喜歡秀才,卻想要故意輸給小郭。這種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比較幸福,但她自己就受累了。
很多人常常是這樣,希望得到每個人的認可,害怕跟別人發生對抗和衝突,明知對方的建議,是自己不喜歡的,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拒絕,使得自己身心俱疲。
我曾經在旅行途中,也犯過類似的錯誤。當時我還在讀書,一個人在香港轉機。本想趁此機會好好逛一下,卻被鄰座的小孩子纏住,最後和他們母子逛了幾個小時的母嬰店。後來想想,小朋友其實並不是多喜歡我,只是覺得無聊才想要我陪他玩,我因為不好意思拒絕,把自己得之不易的遊覽機會白白浪費掉。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用這麼百搭的,不用去配合認識的不認識的所有人。即便是朋友、親人,也是要互相遷就,這次你遷就我,下次我遷就你,而不是一個人一直在遷就,在付出。
時間和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限的,我們大可以挑剔一點,對自己實在不喜歡的事,就果斷拒絕,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更沒必要去花太多時間和心思去應對。
不只是和人相處上,對於我們每天離不了的一餐一飯,一器一物,我們都要挑剔一點。我有個美食達人的朋友說得好:人這一輩子,吃多少食物都是有數兒的,不能讓垃圾佔了肚子。
作家傅首爾曾在《奇葩大會》分享過她的故事,在一家餐廳,她要的是茄汁牛肉,可是端上來的面裡卻沒有番茄汁,只漂了幾顆聖女果,理由是:聖女果也是番茄。
對於很多人來說恐怕只會默默拍張照,湊合一下就算了。
但傅首爾卻不能接受:“聖女果是水果,番茄是蔬菜,別欺負耍筆桿的不懂農業。”看似差不多,但是味道卻完全一樣,於是跟店家打了個賭,以能否用筷子把聖女果戳到“見紅”為準。結果可想而知,店家最後給她換了碗麵。
食物如此,器物也是一樣。一些老朋友可能會知道,我是一個對生活物件很挑剔的人,我一直覺得,不管是一盞燈,還是一個碗,一個不順手的物件,真的會大大降低生活的幸福質量。
一盞太暗的燈你忍了,一個燙手的碗你忍了,最後不是它們裝點你的生活,反而是你在配合遷就這些生活用品。
不要因為怕麻煩,就讓自己那麼百搭,不管是食物還是器物,隨著自己的心意挑剔一點,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舒服一點。
有一個旅行社的文案,寫得非常好,它說:
旅行,是一種生命分配的藝術!一趟難得的人生,你應該分出10天在瑞法邊界, 倚著阿爾卑斯山安能希湖畔的琉璃意境中睡著;應該分出10天在布拉格,白天享受波西米亞的放蕩,晚上選擇一個夢想已久的身份,秘密參加一場中古世紀留傳至今的盛裝舞會。
是啊,所謂人生,不過就是一種時間分配的藝術,我們該把我們的難得一趟的人生花費在什麼樣的人和事上?是那些精緻的、可口的,還是那些粗糙的、湊合的?是和喜歡的人做美好的事情,還是終其一生都在遷就別人,活成別人生命的配角?
我想,那些過得好的、不枉此生的人生,大概就是把時間花費在值得的人和事物上吧。
在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裡有一句話:我們怎麼度過一天,就怎麼度過一生。一天下來,你遷就朋友的行程,陪她去逛街;湊合著吃了一份鹽放多了炒飯,不忍和店家爭辯;回到家用著過暗的檯燈,覺得忍一下就過去了。
你以為你是很隨和,其實你只不過是在浪費難得一趟的人生。
對每一個個人而言,誰還不是個小公舉?幹嘛要一直要那麼百搭,去配合別人?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們每個人都值得享受最好的,過自己最想過的生活。
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外表可以越來越隨和,但骨子裡一定要越來越挑剔。是的,可以偶然的遷就,但是不要永遠那麼百搭,一輩子那麼短,不要在不值得的事物上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