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作大事的人都能沉得住氣?
“氣,乃神也;氣定,則心定,心定則是圓”。《老子》中的這句話道出了一個人沉住氣在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一、相信“今日之果,昨日之因”
大商人胡雪巖把“沉住氣”做為自己生意場上的一個原則。他常說:“千萬要沉住氣。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過去,只看將來。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它,你只想著我今天做了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就是了。”
明代的呂坤在《呻吟語》中描述了“沉住氣”的表現:“在遭遇患難的時候,內心無事視為不測之禍,那麼你在哪裡都不會不安穩”。
呂坤說的3個“在”,才是“沉住氣”的真正態度。一個人如果達到了這種“沉住氣”的境界,無論他遭遇何事都能夠泰然處之而不亂。
一時的榮辱得失,其所得所有,必有它該得該有的緣由。俗話說,沒有無由的福社,也沒有無由的災禍,所謂“今日之果,昨日之因”。
人生,從本質上就像一株沙漠中的樹,沉得住氣,將根深深扎進土地裡,才能後續發力,抽條長枝,在困難與挫折面前,更是如此,沉得住氣,才能發得了力。沉得住氣,是冷靜,是積累,也是沉澱。
二、泰然處之,可應對萬事
在生意場上,要“沉住氣”,還表現在能夠遇事不驚。遇事不驚,必凌於事情之上;達觀權變,當安守於糊塗之中泰然處之。
不泰然處之不能平息事端,只能生事、滋事、憂事、鬧事;不泰然處之不能力挽狂瀾,只能被捲入漩渦之中,拋於險浪之巔。
心理學發現,人在內心平和與寧靜的時候,做出的決策才是最高效的,也往往最有智慧。靜本身就能生慧。
而在充滿誘惑陷阱的現實生活中,要做到沉得住氣,談何容易。如果沉不住氣,你可能失去理智,甚至歇斯底裡,大動干戈,也可能自暴自棄,玩世不恭。
我們要想沉得住氣,最根本就是學會遇事不驚,要做到獨自一個人時,超然物外的樣子;與人相處時,和藹可掬的樣子無所事事時,語默澄靜的樣子;處理事務時,雷厲風行的樣子;得意時,淡然坦蕩的樣子;失意時,泰之若素的樣子。
有位作家寫道:“倘若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縱然不被生活逐出,也一定會被逼進一條愈來愈窄的死胡同、乃至被逼到一種既無進路也無退路的左右為難的困境中。縱然有浩然之志、崇天之想也毫無辦法。
三、理性比感性更能解決問題
還是那句話:人之所以堪稱為高級動物,並不是因為人有超凡的膽魄,而是因為人有解決壞運氣和戰勝壞運氣的智慧。
人正是因為有了智慧,在處事生活中才會對各種可能出現的變化作出充分的估測,即謂凡事三思而後行。所謂三思,就是動腦子想辦法,只有善於動腦,勤於動腦,才能做到厚積而薄發。
而只有冷靜,只有某種程度上的退讓和退出,方可在迂迴中求得一條生路。只要心不屈,冷靜並非投降,冷靜並非氣短。
在冷靜的同時,仍可固守自己的陣地,在冷靜中積攢力量,在冷靜中觀察等待,畢竟,因沒有把握而不向虎山行總比向虎山行被老虎吃掉實在得多。如果人人都有能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麼,武松也委實算不上什麼英雄了。
人確實要有一點這種不為寵辱所動,不被得失所拘的大氣。一時的得失榮辱雖並不能都輕輕鬆松全看作過眼雲煙,但比較而言,一時的榮辱得失無論如何比不上該做必做的事情,還是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