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14年,我發現那些努力但沒有成就的人,都有1個共同點 |職場反思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商業領域,也同樣適用於職場。很多時候,那些看上去勤奮努力的人,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成功。為什麼呢?

他們學了很多方法和工具,卻沒有真正用在一個方向和目標上。通俗點來說就是,你的勤奮根本沒用到點上。

真正成功的人,都有靠譜的方向和目標,然後在對的方向上持續發力,在職場上做得風生水起,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

01你以為換個工作就順心了?趙黎大學學習的會計專業,找工作的時候,她發現自己什麼優勢都沒有。

專業課成績太差,社會實踐經驗也沒有,選擇面兒特別窄。最後,一家食品生產企業給了她offer。這家企業的生產基地在一個鎮子上,趙黎的職位是基地的出納員。

沒得選,她只好去了。廠裡的工人,之前都是本地的農民,辦公室的很多職員也都是本地人。他們沾親帶故,趙黎感覺很難融入那個圈子,這讓她感到特別孤獨。

熬了一年,她感覺實在不適應那裡的工作和生活,就辭職去了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做起了課程顧問。

課程顧問是個純粹的銷售崗位,主要是向潛在客戶推薦英語課程。雖然這份工作有保底的工資,但是要想在大城市生存下來,保底工資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拿到銷售提成。

趙黎每天睜開眼想的就是銷售任務,這讓她倍感壓力。不到一年,就辭職了。

three women sitting beside table

考慮到銷售類的工作要背著業績指標,她就換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准備考研。

她讀大學時專業課很差,門門都在及格線徘徊,現在離開學校兩年了,學起來就更吃力了。

連續考研兩年沒考上,而且成績差距有點大,她感覺自己考研沒戲,而行政助理又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就開始準備重新找一份工作。

這次找工作,她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和以前不一樣了。這些年,她不停地轉行,更換了三次職業,最後發現自己在哪個領域都沒有形成優勢,做過的事情猶如“雜工”。

如果說剛畢業求職時,她迷茫,那麼現在她不但迷茫而且還焦慮。

person walking holding pown leather bag

02努力和勤奮都很廉價,找准方向才是正經事兒事實上,像趙黎一樣的職場人士不在少數,他們每一次切換職業領域,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身處一個行業,如果混得不好,就瞄準另外一個行業,但是進入新行業之後,又開始重蹈在先前行業上的覆轍。

一隻沒有方向的小船,無論哪邊吹過來的風,都是逆風。人的一生,真正留給你的黃金時間非常有限。所以,想要有好的職業發展,一定要儘早確定職業方向。

常見的職業發展方向大概有這麼三種:橫向職業路徑、縱向職業路徑、π型職業路徑。

1、橫向職業路徑橫向職業路徑是指專業技能的廣度發展。通過崗位輪換或轉崗成為一個“一專多能”的多面手。這種專業技能上的左右延伸,通常會為走向更高的管理崗位做鋪墊。同時,對於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崗位輪換也為他們提供了“試錯”的機會,更有利於職業定位。

2、縱向職業路徑縱向職業路徑是指專業技能的深度發展。適合那些不想走管理晉升通道,而想專門鑽研本崗位業務的人。

通常情況下,他們可以從初學者一步步成長為有經驗者、專家、高級專家、資深專家等。

很多崗位都可以走縱向職業路徑,因為企業裡的管理崗位畢竟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在專業領域修煉自己的技能,擁有一技之長,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家型人才。

man wearing watch with black suit

3、π型職業路徑π型職業路徑是指專業技能的深度+廣度發展,同時發展管理技能。通常情況下,走這類職業路徑的人,他們的職業目標是分階段實現的,比如李開複。

1988年,李開複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做助理教授,這是在專業領域的深度發展。1990年-1996年,李開複在美國蘋果電腦公司先後擔任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

這期間,他的專業技能開始向廣度發展,同時發展管理技能。

後來李開複先後擔任美國矽谷圖形公司SGI電腦公司互聯網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

微軟服務部門副總裁、微軟全球副總裁、

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以及成立創新工廠,這些都是在走π型職業路徑。

大多數人的職業發展,無非就是這三種路徑。所以,當我們在考慮自己職業方向的時候,要分析清楚,你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適合走哪條職業路徑?

方向所在,要麼是你感興趣的,要麼是你擅長的,要麼是你既感興趣又擅長的。

找准了之後,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努力耕耘。

man sitting on chair in front on window during daytime

03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是職場成功的一半我發現那些努力工作但沒有什麼職業成就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沒有找對職業方向,總是在不同的領域裡試錯。

趙黎告訴我,畢業四年多來,不少同學開始嶄露頭角。他們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這些年持續在這個方向上精耕細作。

同一寢室的莉莉畢業後進入一家民企。剛工作那年先後在不同的崗位上輪崗。一年後進入公司審計部,現在已經是審計部的副經理了。

班長上學時就是個學霸,本科畢業後他考取一所重點院校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北京一家很不錯的外企。

性格外向張揚的同學金甯在一家公司從基層的出納一路做到了財務部副經理。

正職經理崗位空缺,實際上他是副職代行正職的權力。目前金甯正籌備創業,準備開一家財務公司。

只有趙黎,職場晃蕩了4年多,既沒有學到技能,也沒有收穫人脈。當然,對於她來說,想要改變還為時未晚,通過職業規劃做系統的定位,未來仍然有無限可能。

只是,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就確立職業方向這件事,有些彎路是可以避免的。那麼,我們需要如何去做呢?三個關鍵點!

1、職業傾向,性格、興趣、價值觀。你是什麼樣的性格,你的性格適合什麼樣的工作?你對什麼樣的工作感興趣?

2、資源實力,知識、技能、資源。你掌握哪些知識?你擁有什麼技能?你有哪些人脈/社會資源?

3、現實可能性,社會需求、組織需求。你想要去的方向,宏觀的產業政策是什麼樣的?微觀的企業需求是什麼樣的?你實現它的可能性有多少?

很多人都說:“我擁有勤奮的品質,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其實,你只是缺少一個方向而已。

不要讓你的勤奮變得很廉價!選對方向再努力,你才會走得更遠。控制你的欲望,當你感興趣的方向太多,超過了你的能力和時間,請你找出那些與你未來發展方向最相關的部分,聚焦一處。

即便你將來切換了行業或者崗位,你也會感謝聚焦的過程。因為當你持續聚焦一處形成核心競爭力時,你才更容易遷移到別的領域。你會發現,任何領域的通用能力到最後,其實都差不多。

相信專注的力量,相信時間的複利。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選對方向,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時間就會給你想要的回報。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