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前,請逼自己學會這3件事
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帖子,叫做:“32歲,自己的存款為0,真的就差不多該自殺了”。
這位網友稱,自己已經32歲,但還是一無所有,以前以為30歲的時候會是前途無量,但是等到30歲的時候,才發現明明是前途無亮。
這是許多年輕人都經歷過的焦慮和無助,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發現一堆來自年齡的迷茫:
我19歲大二了,現在努力學習還來得及嗎?我25歲了還沒有男朋友怎麼辦?我30歲了一事無成!!!我32歲失業了怎麼辦?我35歲學計算機晚嗎?……
年齡,這種節點性的東西,像魔咒一樣,敲打折磨著許多人,由此引發的焦慮也阻礙了人們前進的腳步。
而隱藏在年齡背後的,是人們無能為力時的無奈,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
但不確定,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們能做的,不是用焦慮去對抗不確定,而是做到以下3件事,把這種認知上的風險縮小到適當的規模。
01
創造更多的選項
前段時間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認識了一位35歲事業有成的男性,暫且稱他為小Z吧。
小Z的家境並不好,卻硬是憑藉著一己之力在二線城市買了房,結了婚。
很多人都誇他聰明能幹,也有人在迷茫的時候向他討教。
但他卻說,自己也曾經歷過長時間的焦慮。
二十七八歲的時候,他很是喪氣,因為人生並沒有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發展,比如30歲之前升職加薪,擁有可以獨當一面的能力。
此後,他工作的焦點一直都集中在“如何實現30歲的目標”上。
這樣的焦慮感干擾了他在每一項工作上的專注力,也限制了他的發展。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了一堂心理學的講座,才突然被點醒。
講座上的老師說:
當我們遭遇人生的困境時,從被困住到有選擇,這個過程會在神經反應上引發滾雪球效應,帶你從紅色警戒區走向綠色安全區。即便所有的選項你都不喜歡,光是知道你有選擇這件事,就會讓你覺得好受一點。
什麼意思呢?
在焦慮裡打轉或是陷入失望的死胡同時,對於如何走出這樣的局面,我們通常會浮現單一、狹隘的想法:
如果我無法xxx,我絕對無法在這個領域裡有任何進展。但我們越是覺得這唯一的解決之道不可能出現,就更加別無選擇,也越發地感到焦慮。
研究人員希娜•艾恩嘉說,我們想要選擇的渴望,是與生俱來的。
她在《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為什麼我選的常常不是我要的?》一書中提到一個研究:
當一群四個月大的嬰兒沒有辦法自行操控他們要聽的音樂時,會很沮喪,就算別人替他們操作,讓他們聽到同樣的音樂時也是一樣。
希望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是每個人的本能。
為了獲得這種控制感,我們就需要給自己創造選項。
當我們給自己定下“一定要在30歲前結婚”、“一定要在35歲買房”這些目標時,其實是把自己困住了,讓自己別無選擇。
而如果我們把“30歲”這樣的時限看成選項,而非既定限制,其他的可能性就出現了。
比如,“開始給自己安排約會”、“為了買房開始存錢”,這些都是我們能掌控的選項。
創造選項,表示我們必須要以自己能控制的行動來思考。
小Z說,當他學會了給自己創造選項,減輕了精神負擔,人生便開始走起了上坡路。
不知道解決方案在何處也無妨,你有選擇,這樣就很好。
02
許下安全、有彈性的期望
我們常說,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其實,這種說法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許下合理的期望罷了。
合理的期望,即安全、有彈性的期望,它具備以下三個特徵:
可變動;真實且實際;屬於你(確定這些是你的期望,而非別人對你的期望)。
這樣的期望往往有迴旋的空間,當事情的發展不如規劃時,可以用更有彈性的方式去管理。
美國情緒研究專家塔瑪•瓊斯基在《內在成長》一書中提到“彈性心態”的概念,指的是
讓自己保有清晰的目標,去達成我們能控制的;而對我們無法控制的,則要保有彈性。書中提到一個案例:
史文在35歲時定下一個目標,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在40歲之前突破營收百萬美元的門檻。
當他找到一個熱門產品時,總是急著看到它的銷量一飛沖天。
於是,他每天都查看幾遍產品獲利的數字,卻不太關心預算。
慢慢地,他開始覺得自己無法完成目標,並責備自己無能。
再後來,他的工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情緒也越來越低落。
為了盡快調整情緒,他找到本書的作者塔瑪•瓊斯基。
瓊斯基對他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針對可以控制的事物許下期望,而不是把焦點放在不可控的營收目標上。
比如,作為一個銷售員,如果總是把期望放在月銷售目標那串數字上,一旦不達目標,就很容易讓人失去信心。
而如果把期望放在“要打多少個銷售電話”、“聯繫現有客戶多少次”以及“如何改寫銷售文案”上,一切就有了迴旋的餘地。
即便暫時無法實現目標,也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計劃,甚至稍稍偏離計劃,這就是彈性。
受到啟發的史文開始轉變思維模式,把公司的經營焦點放在他聯絡的公司數目以及每月做的演講場次上。
從那以後,他不再因為遙遠而難以實現的目標而喪氣,而是從可控的行動開始,盡其所能地達成目標,情況才逐漸好轉。
如果事情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順利,問問自己:在我的期望中,能動的部分是什麼?可以控制的部分又是什麼?
03
縮小恐懼的範圍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這樣的時刻:
你主動打招呼,老闆沒有回應,於是你想: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了,老闆要解僱我了;
收到女友語意不明的短信時想:她聽起來不太高興,她要和我分手了;
朋友的新生兒剛好在你懷裡哭泣時想:我真是差勁,將來一定做不了好父親(母親)。
當我們因為一件事而感到沮喪或焦慮時,大腦便引發出一連串可能會讓人擔心的連鎖反應。
忽然間,一切都不再清晰,不知道問題是什麼、不是什麼,只覺得每一個想法聽起來都極有說服力。
接著你的焦慮影響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又加深了你的焦慮……
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他僅有一個小時可以用來拯救全世界,他會用55分鐘來定義問題,然後在解決方案上花5分鐘。
意思就是,一旦我們把令人害怕的認知收攏,縮小到手邊的問題,答案就會變得很明顯,問題也能夠快速解決。
而越是把焦點轉移到想像中的大災難上,越是會因為焦慮而讓自己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少了改變的彈性。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引發焦慮的問題,往往都小到讓人意外。
動畫片《四眼天雞》裡,一隻有著英雄性格的四眼天雞,當覺得有什麼東西掉在自己的頭上時,便覺得天要掉下來了,世界快要毀滅了,於是深信自己一定得去拯救世界。
故事的最後,當它回到最初的事故發生點(有東西掉在頭上)時,才看清楚所謂的災難不過是風吹下來的小樹枝。
胡思亂想,用盡精力為了模糊不清或極不可能的情境預做準備,是最愚蠢的辦法。
當你因為老闆沒有跟你打招呼而胡亂猜想時,試著把恐懼的範圍縮小。
你會發現,你只是因為沒有及時完成老闆交代你的報告,才因為害怕遭到責備而倍感焦慮。
要緩解焦慮感,盡快解決問題,只要抓緊時間完成報告就可以了。
把恐懼的範圍不斷縮小,直到辨識出真正的價值或真正的厲害關係,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就像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695:問題解決》中說的:
人生的智慧就在於,做減法,通過時間買賣、授權、協作等,集中精力去解決高價值、自己又有條件解決的少數問題。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25歲後的你,過上想要的生活了嗎?
有一個高讚回答是:25歲就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那後大半輩子怎麼辦啊?
的確,假如你拼盡全力在25歲走上了人生巔峰,那麼巔峰之後呢?
你總要接受漫長的下山,或者用餘生去補償你曾拼命錯過的東西。
不如保持一個成長心態,讓能量均衡地釋放,平穩又紮實地走著上坡路。
請記住,30歲的前一天和30歲的後一天,沒有任何區別。
三十而立,不是表面的成家或者立業,你立的,是成熟的思維模式,是獨立而縱深的思考能力。
學會3種思維模式:創造選項;許下合理的期望;縮小恐懼的範圍。
一直保持努力的狀態,哪怕再老一點也沒關係。
人生總會因為你的努力而有所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