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原作別談動畫」?然而動畫和原作本身就是兩碼事
動畫,本身就是和原作截然不同的企劃。
原作,無論是漫畫,還是小說,都有著自己的構成。原作一般都是以作者為中心,自我創作,自我投稿的作品。
動畫有著完全不同的構成,是一個複雜的商業企劃。舉個例子:
被“原作粉”噴得很厲害的動畫版《火影忍者》,漫畫《火影忍者》的作者是岸本齊史,簡言之,寫故事的是岸本齊史,製作分鏡的是岸本齊史,畫畫的也是岸本齊史(當然可能還有些助手),可以說,一個人完成了作品的所有部分,因此一氣呵成,漫畫當然有它的優勢所在。
但是動畫完全不一樣,改編動畫,無論改編出來多麼貼近原作,都需要監督(導演)對故事和風格重新理解和確定,需要對角色進行重新設計,需要將故事先用文字的形式重新描述一遍,也就是腳本。換言之,雖然是根據漫畫《火影忍者》進行改編,但其實是“經過監督的理解,經過腳本的理解,再經過人設的重新設計後的《火影忍者》”,在經過這麼多人的重新理解後打造出來的作品,外加最後畫畫的還不是岸本齊史,這完全是一個全新的作品了。喜歡二次元的人,完全有理由,單純是因為看了《火影忍者》的動畫片,為了之後動畫沒有描繪到的劇情,才回去看漫畫原作,不如說這樣的人的比例更多吧?
所以現在,明明是因為看了動畫才入的坑,看完漫畫原作,覺得漫畫素質更高,所以現在回來瞧不起那些只看動畫原作的人?不是說動畫做的不好就不能吐槽,但是你去抨擊只看動畫的人對作品的理解不對?這抨擊的方向不對吧?人家只想看動畫,有錯?我覺得,這完全是原作廚的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罷了。
擁護原作,或者說比起改編的動畫,更喜歡原作,這一點沒錯,我稱他們為“原作愛好者”。但能說出“沒看過原作沒資格評價XX作品”的人,我覺得他已經不是原作的愛好者,僅僅是一個“原作廚”,也就是以看過原作為契機,獲得一種虛無的優越感的人,這種人並不是“原作愛好者”,喜歡同一部作品的人,真正對一部作品有愛的人,起碼是不會說出這種不負責任的話的。
筆者也看原作啊。
小時候看《柯南》的漫畫,早期像《銀魂》,《死神》,《海賊王》,這些《少年周刊JUMP》連載的熱門漫畫都是買來一本本看的,後來像是《乾物妹小埋》 、《魔法少女伊莉雅》等這些賣萌的漫畫也都會買來一本本看,甚至看的是原版日文的漫畫,這些漫畫原作,確實很精彩,就好比《乾物妹小埋》,漫畫版真的比動畫畫的更漂亮,可愛。但我也沒因為看了漫畫,而去反嘲那些看了只看動畫,沒看漫畫的人啊,我的任何一篇文章,有用過片面刻薄的語氣,去評價過那些只看了動畫片,沒看原作的觀眾,“求你看看原作再說”嗎?沒有。
輕小說我也看啊,谷川流的《涼宮春日》系列輕小說,是我最喜歡的輕小說系列,從第一捲到《涼宮春日的消失》為止一句不漏的看掉了,吐槽的白話風格,真的是超級喜歡,喜歡到什麼程度,初中的時候筆者甚至因為喜歡谷川流的那種風格,而嘗試模仿過他的那種語氣去寫自己的原創小說。原作是真的很棒啊。
但話又說回來了,即便如此喜歡原作!我還是想說,動畫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京阿尼的《涼宮春日的憂鬱》的動畫,還是刷新了我對這個系列的認知,如果你要我選原作和動畫的續作看一個,我還是選動畫。
當然,這裡不是說,原作和動畫哪個更棒,而是“完全不同的兩部作品”,應該有著兩種不同的評價。當然,可能討論劇情,討論角色,改編作品是免不了和原作進行比較的,但“沒看原作別討論動畫!”,這怎麼想都是太過了吧。
而自從筆者的決心要做動漫自媒體,決心自己的內容主打“動畫”的時候,在不斷的了解日本動畫那些背後的故事之後,更是對動畫深感敬意,在你不斷去了解動畫的知識,對動畫有新認識,新發現之後,能從動畫作品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因此,筆者比起過去,更享受動畫帶來的歡樂,而不是去尋找動畫的毛病。
而最終筆者發現,想要最大程度放大看動畫帶來的樂趣,最完美的體驗看動畫帶來的快感的方式就是,“不看原作”。
動畫是一個可以獨立出來的作品,哪怕是改編。因為動畫有著自己的監督,監督靠著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自己心目中的作品,用了和漫畫、小說,沒有的演出方式,來實現一部動畫。
儘管改編動畫可能有著不夠還原原作的問題,但是同樣,改編後的動畫,也會有原作沒有的新的魅力的誕生。
即便是那個被很多原作粉噴的《火影忍者》的動畫版,它還有許多出神入化的打戲作畫;
即便是那個被稱作“妹非妹”,製作質量如此拙劣的《我喜歡的妹妹不是妹妹》,在聲優近藤小姐的全力演出下,原作感受不到的妹妹的可愛之處,還是可以傳達的。
所以,你說原作是天,說的沒錯,原作是天,但不可否定,動畫又是另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