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有能力計較親人之間的得失,是內心成熟的表現
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並承載著人們最初的社會關係的發展。傳統觀念認為,家庭是最不能講理的地方,親人之間不需要拎的那麼清楚。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種現實情況的打擊,很多傳統觀點受到了挑戰,人們逐漸開始計較親人間的得失,有的人在計較後會產生一種愧疚感,有的人則覺得計較親人之間的得失,是薄情寡義的表現。對此,心理學家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有能力去計較親人間的得失,是內心成熟的表現。
價值成本核算
縱然親人之間的關係是最為密切的,但是,分開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成熟,個體感會越來越強烈。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的精神和物質會越來越對立。
而人類向來都是天生的心理成本核算大師,不論是考慮成本收益,還是進行風險評估,都會將自我放在第一位。
另一方面,人類至今都保留著最原始、最永久的一個性情——嬰兒萬能性,這個性情的特質就是將自己放在首位,自己的價值和成本是最高的。
發展心理學觀點認為,只有當我們足夠成熟的時候,才會有能力和意識進行此項核算,並且,在運用嬰兒萬能性的過程中,我們會多了一層認知和理智。
由此看來,價值成本核算是注重和關注自我價值的前提,有了價值核算才會計較得失。同樣的道理,家人、親人間的關係和得失也包含其中。
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通常出現在人際關係中,也經常出現在心理家庭治療中。比如,家庭中,親子的不健康的依戀關係的糾正、家庭共依性方面。
它是指一個生物體到別的生物體或者是其他群體的親密、容納,抑或是不能相處的一種自體主觀感覺的程度。
我們都說了,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是親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關係,這不僅僅擁有天然的血緣關係,還是因為親人之間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就會漸漸的失去了和模糊這種心理方面的距離感,達成一種不分你我的狀態和關係。
一個人在年紀小的時候,擁有模糊的心理距離和關係是正常的,這是因為他需要家庭和父母的全方面的供給。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人格崛起以及有了獨立的謀生能力,也就會漸漸脫離舊的依附關係,即使不能完全脫離和改變這種心理模式,卻也會時常提醒自己注意與親人間的心理距離。
能夠拉開與親人的心理距離,其實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客觀來說,過近的心理距離會讓人有一種束縛感,以至於在自己遇到挫折和問題的時候,會將自我的愧疚轉嫁到親人身上。
而有的人,因為與親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過近,導致充滿負擔,甚至成為別人向他索取的理由,其實,這個時候,計較親人間的得失,才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綜上兩點,有能力計較親人之間的得失,不是薄情,而是內心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