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對自己的子女很大方,而對自己父母很小氣屬於正常心理
生活中,我們會觀察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很大方,而對自己的父母卻十分小氣。例如,他們會盡力滿足子女的物質需求,卻從來不給自己父母買東西。那麼,為什麼他們對於子女和父母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態度呢?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其實屬於一種正常心理。
首先,這種對子女大方、而對父母小氣的行為在社會中是普遍存在。一方面,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大多數行為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繁衍。
例如,在選擇伴侶的過程中,女性往往會傾向於選擇更高大、擁有更好物質條件的伴侶,其實是因為這樣的男性能夠帶來更多資源,保障其後代的生活質量。同樣的,男性也往往會選擇更有吸引力、身材更好的伴侶,因為這樣的女性往往具有更好的生殖能力。
雖然身材高大、體型魁梧的男性不一定就能夠更好地保護家庭,但是,這種生物進化傾向,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被保留了下來,至今任然影響著我們的決策。
同樣的道理,子女意味著基因的延續,意味著生命的繁衍,因此,我們潛移默化中,仍保留著這種生物傾向,偏向於將更多的資源留給自己的孩子。
而父母對於後代的延續來說,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會更傾向於給予子女更多物質、金錢。
其次,有這樣一條心理學規律:當我們為某事物付出越多時,就越願意花更多的時間、精力繼續投入到這個事物上。俗話說“因為用心,所以動情”,對於自己的子女來說,我們從孩子的出生,再到辛辛苦苦撫養他們,已經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所以,我們對於自己子女的投入,是遠遠大於父母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對自己子女的狀況會更加上心,會投入更多的心理資源關注自己的子女,同時也願意傾自己所能地為孩子提供金錢、物質保障。
而對於自己的父母,我們長期處於被給予的角色,從小便在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支持下成長,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即使當我們經濟獨立之後,往往也不會將太多的資源回饋到父母身上,更多的人會選擇繼續享有父母無條件的愛。
不過,這種態度上的差異,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對自己的父母很小氣,一分錢也不拿給父母,這單純是一種自私自利的體現。
而對於那些更能孝順與理解父母的人來說,他們在自己為人父母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父母的不易,願意給予父母更多的陪伴與關心。
對於子女而言,他們年紀尚小,無法獨立生活,因此需要我們的金錢、物質支持。雖然父母有自己的收入,平日生活節儉,開銷也比較小。但我們也不能忘記自己的父母,可以多抽出時間陪陪自己的父母,多和他們聊天、談心,讓他們能夠度過一個美好、充實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