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男人永遠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將人的需求歸納為:生理層面、安全需求、愛與歸屬、尊重,最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我國社會的現狀是,溫飽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安全需求順理成章成為了人們最基本的需求。

很多電視劇中都有這樣的劇情:女人選擇和男人分手的時候,會強調,我需要的是安全感,而你根本給不了我。於是很多人會認為,女人遠比男人更需要安全感,其實這種說話相當片面,從心理層面看,男人永遠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心理學家:男人永遠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安全層次一:情感的輸入和輸出

正如我們上文所說,女人動不動就會將安全感掛在嘴邊,在遇到威脅或者是傷害的時候,她們會馬上啟動心理防衛系統和排解系統,將自己的情感和傷害總結歸類,之後選擇性的化為語言,向自己身邊的人,自己的朋友和閨蜜大倒苦水。

女人的腦神經纖維就是比男人多,因此,比起男人,女人的言語區域更為發達,用語言抒發情感的能力也更為高明。所以,說女人是天生的演說家一點也不誇張。

心理學家:男人永遠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而男人在受到傷害的時候,更傾向於通過非語言方式進行發洩。心理專家認為,男人的情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本身就是弱項,相比較女人來說,男人們這塊腦區域並不發達。

所以,同樣一件事情,女人反應得更快,並且,她們善於總結分類,情感輸入能力也比較強。而男人讀到的信息就沒有那麼多了,這也決定了男人的情感輸入方式不會像女人一般激烈和迥然有序。

這樣一來,男人們的情感輸入和輸出比例會嚴重失調,所以,現實中,我們會看到一些男人在遇問題的時候,即使很難受,也會選擇隱忍不發聲,有的即使在傾訴也是雲淡風輕。而時間久了,內心的情感平衡機制就被打破,安全感就會缺失。

心理學家:男人永遠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安全層次二、遺傳機制

我們知道,在上古時期的父系氏族階段,男人是家中的權威,他們負責狩獵、奔跑、冒險和領導。而到了封建時期,這個權威發揮到了極致,男人在外奔波養家,女人在家織布紡紗或者料理家務。

這個就是遺傳機制,領導者和權威者的遺傳和流傳,讓他們格外注重自我尊嚴和價值。一項數據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男人認為,對於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尊嚴和麵子,其中,很多男人還會強調一個詞就是“崇拜”。

心理學家:男人永遠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也就是說,很多男人都需要女人的崇拜,在這其中,他們會找到一種肯定和安全感,也會得到一種滿足和虛榮。

前不久很火的《都挺好》中,蘇大強為什麼被小保姆哄得忘乎所以,就是因為在原來的家庭中,自己的妻子沒有給予他基本的尊重和麵子。而小保姆恰好扮演了一個崇拜者的角色,讓他那份缺失已久尊嚴落了位置。從這個層面看,遺傳機制決定了男人更需要安全感。

心理學家:男人永遠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

安全層次三、穩定而平衡的人性

此外,每個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平和穩定,妻子賢惠從容,這樣,他們在外面打拼會更有力。

對於男人而言,穩定的家庭結構和忠誠的妻子是維持其穩定人性的關鍵,更是無盡的動力來源,從這個層面看,男人也遠比女人更需要一份安全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