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開始學「理財」?專家:3歲孩子就有概念
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研究指出,僅僅3歲大的孩子,就能掌握粗略的經濟學概念,像是價值與交換等等。他們也能夠延遲享受和做出選擇。這些雖然都只是基礎概念,卻有助理解金錢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幸好,市面上並沒有“教出理財小天才”的影片,或是長得像巴菲特的娃娃,一捏肚子就會說出“低買高賣”之類的術語—至少目前沒有。
即使是學步期的嬰兒,也有很大的學習渴望與理解能力。要是你發現孩子在用玩具信用卡“刷卡”,或者要求按提款機的按鍵,又或者緊盯著你的皮夾看,可別當他是童言童語,不妨開始教孩子本書提到的基本觀念,包括錢從哪裡來、怎麼付錢等等。就算孩子無法完全聽懂,仍然會知道你說的是重要的事,也就是大人在乎的事。說不定他裝進腦袋的東西,已經超乎你的想像了。
2.對話要考量孩子的年齡
談錢的時候說實話固然很好,但是也要依孩子的理解能力,適當調整對話的內容。如果你不幸丟了飯碗,當然可以跟還在念小學的孩子說:“我們以後會比較常在家煮飯喔,因為這樣比去外面吃來得省錢。”大可不必說家裡的經濟有多麼拮據,害你不得不動用退休金來支應開銷。
同樣以失業的情況為例,如果孩子正在念高中,討論少一份收入對大學教育基金的衝擊就很合情合理。你可以說家裡也許無法資助太多學雜費,但同時也跟孩子說明清寒補助的可能性。大體來說,凡是要在孩子麵前嚴肅談錢,最好把情況交代清楚,但也要說些安心的話,讓孩子曉得能度過難關。
3.善用小故事包裝
通常我們一開始嘮叨,孩子就開始放空;更糟的是我們一番好意,說得口沫橫飛,最後卻適得其反,孩子偏要唱反調。與其這樣,不如善用故事包裝主旨。我有個朋友因為跑去歐洲盡情玩耍一個月,結果背了一屁股卡債,導致後來汽車貸款利率壓不下來。我就把這件事詳細地說給孩子聽(當然沒提朋友的名字)。
這類小故事凸顯了理財決策錯誤的下場,相較於左耳進右耳出的說教,更容易留在孩子心裡。值得學習的小故事也是一樣,像是鄰居每筆薪水都存下1%,安安分分存了十年,最後買了夢寐以求的海釣船。這故事的寓意應該很清楚了。
4.再怕數學也要用數字說明
一般人聽到明確的數字,往往較能掌握理財觀念。對孩子說“務必趁年輕時多存點退休金”,不如舉個具體例子:“如果你從22歲開始,每個月存315美元到退休金帳戶,等到你65歲,存款就破100萬了。”(孩子聽到“100萬”都會眼睛一亮。)
如果你不曉得哪裡找資料,可以利用書中的例子;如果你想要有點挑戰性,不妨到“Moneychimp.com”等網站,使用簡單的線上財務型計算機(上面的例子是用複利計算機算出。相信我,真的沒那麼難。)
5.理財陋習並不可恥但適度分享就好
大部份人都有過亂花錢的經驗,像是背了太多卡債、支票跳票了幾次。但是別為了弭平內心的罪惡感,或懊悔自己缺乏責任感,就急著想把不堪的過去全盤托出。你的孩子並非你的理財顧問,更不是聽你告解的神父。
最新研究發現,與孩子談毒品的危害時,父母就算自己荒唐過,也不應向孩子交代所有細節。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理財討論。孩子直接問起你的經驗時,務必慎選自己犯下的理財錯誤。如果是提光存款好跟舊情人來趟公路之旅,或是花光退休積蓄來投資某個不大牢靠的生意,反而可能會美化這些你懊悔多年的決定。
6.不要騙小孩自己沒帶錢
幾乎所有被孩子煩到受不了的父母,都有撒過這種謊的經驗。走路經過孩子最愛的玩具店,或排隊結帳時跟孩子的拉踞戰,管他皮夾是空是滿,情急之下想管教小孩,自然想撒個小謊,防止孩子鬧脾氣。但還是不說為妙。
雖然跟孩子說你“身上沒錢,沒辦法買小熊軟糖”好像無傷大雅,但是最好還是說“不行,我們現在不可以買小熊軟糖喔。牙醫也說不能吃有嚼勁的甜食喔” 。實話實說才能樹立好榜樣。如果你的決定有充分的理由,不妨告訴孩子。
要是孩子想買的東西不在預算內,就直接告訴他們並說明原因;要是你基於其他原因反對(像是不希望孩子拿大型水槍在社區亂晃),那也要好好地講。
請記住,孩子其實很聰明,才不會接受“我們買不起”這種說法,而許多調查也顯示,他們多半也不相信。無論你的理由為何,說身上沒錢絕對不管用,因為孩子知道其他付款方式。如果你剛說沒錢,幾分鐘後卻刷卡,絕對會被抓包。一旦被發現撒謊,孩子以後就會對你心生懷疑,風險太大了。當下別怕麻煩,免得後患無窮。
7.認清包袱、放下包袱
今年35歲左右的妮娜,以前逢人(包括她的小孩)就說自己是“金錢白痴”,還說得怪她父母不懂理財,她會說:“我爸媽完全不懂得分配預算、從來不存錢,生活中完全沒有承擔責任。”我也認識一些人的情況恰好相反:他們之所以對理財一竅不通,是因為父母控制欲太強又太過節儉,導致他們發誓絕不要成為那樣的父母。
重點在於,了解父母的理財方式與對自己的影響當然是好事,但是別把它當成藉口、合理化偏差的金錢觀,更不能因此就不教孩子理財知識。用正面的態度看待金錢—一開始也許得裝個樣子,不要把負能量傳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