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決定放棄一段關係時,你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01.

 

我跟男朋友談了幾年,他是離過婚的,我一直介意他有孩子,沒有去過他家,也沒有讓他去過我家,懷孕了打算就將就跟他過了。

後來發現他手機上在外面泡妞,目的性很強的跟那個女孩子說借的錢不用還了,過來陪他吃玩睡就好,不會虧待她的,同時也發現之前跟他前妻聊過復婚,他說叫你復婚你不同意,給過彼此機會了,我跟別人結婚不要怪我,這樣的男人那麼花心我還要跟他結婚嗎

我不想要這個孩子了,不敢想像以後的生活是不是他以後出軌我都要忍了呢?

當你決定放棄一段關係時,你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02.

“學會更好的放棄”

很多諮詢師給了她有建設性的答復,我也基於自己的理解,給她回復了我自己的想法和間接的建議。

(答復)

看你的心事,替你感覺堵的慌。

想了好多,感覺怎麼說都不合適,因為沒人能替你拿主意,畢竟是你自己的人生。

曾經在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與你共勉。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廳,東西又貴又難吃,桌上還爬著蟑螂,你會因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臨嗎?

你一定會說,這是什麼爛問題,誰那麼笨,花錢買罪受?可同樣的情況換個場合,自己或許就做類似的蠢事,

不少男女都曾經抱怨過他們的戀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負責任。明知在一起沒什麼好的結果,怨恨已經比愛還多,但卻“不知道為什麼”還是要和他攪和下去,分不了手。

說穿了,只是為了不甘,為了習慣,這不也和光臨餐廳一樣?

——做人,為什麼要過於執著?!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做主。

當你決定放棄一段關係時,你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03.

“堅持比放棄更容易”

在壹點靈平台,我也遇到一些類似的案例,它們都有一些共性,藉這個機會,一起跟大家交流一下。

在我們的文化中,就像“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的信條一樣,我們對人際關係的處理,往往會更傾向於勸合,他們更願意勸人花力氣去改善,而很少有人會勸人放棄。

但有時候,放棄,也許是比堅持更健康的選擇。

就像是健康的離婚對於雙方、對於孩子的保護,有可能遠遠大過維持糟糕的婚姻,對於婚姻治療師來說,有一種幫助叫做“幫助雙方更好的離婚”,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卻少有人幫助我們“更好的放棄”。

放棄一段關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身處糟糕關係中的人,有時是很難清晰的區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不是對方做了錯的事情,自己所處的這個痛苦的關係,到底有沒有改善的可能。

如果使自己感覺痛苦的是父母、親人、重要的朋友、重要的老師上級等等,就會讓我們更容易難以取捨,為了幫助自己在感覺中輕鬆一點,也就很容易動用“否認”、“壓抑”、”理智化“等方式。

拒絕面對關係中的痛苦,這些方式有可能幫助我們獲得暫時的輕鬆,

但實際上,如果關係中存在的傷害可能如果不被識別,不被拒絕的話,有可能會一直持續發生,面這種持續發生的傷害,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可能是非常嚴重的。

當你決定放棄一段關係時,你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04.

“傷害是真實生活的常態”

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現實是:

在生活的某些時候,傷害是一種真實的存在。

之所以要強調傷害是真實存在的,是因為對於我們的文化,對於很多人來講,一直試圖用迴避傷害的真實存在來營造一些和平的幻境

,以此來迴避面對被傷害後的痛苦,也避免因為要拒絕傷害而有可能引發的衝突。

比如“他是我的親人,不可能要傷害我,他只是好心辦了壞事”。

也許,這樣的安慰可以使當事人盡量少的感受到被傷害的痛苦,但是這樣的方式有一個很大的壞處,是被傷害的人得不到保護,傷害的影響有可能會持續終生。

我曾聽到一個人說,“我知道你被傷害了,那你為什麼不去努力改善,努力讓對方善待你,而是要選擇放棄呢?放棄是你的無能!”

但事實有時候恰恰相反,放棄比堅持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氣,更多的定力。

因為當一個人最終放棄一段關係時,至少需要具備很重要的一些能力:識別傷害的能力、區分痛苦製造者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忍受孤獨的能力、消化施虐者施加的壓力的能力,等等。

當你決定放棄一段關係時,你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你要意識到自己的這段關係是屬於互相傷害的,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你們相互自然產生的製造矛盾的能力。

你還要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拒絕傷害、找回對自己的控制感。

你是一段健康的關係,讓你和對方都在其中變得更好,而不是在一段無法自控的關係之中越陷越深。

加油!那些想要脫離一段不良關係的人!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