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好人隨時可以變成壞人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嗎?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的好人嗎?判定好人、壞人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們知道,每人的個性和性情是不同的,遭遇和經歷也不同,因此,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不會是一個絕對值。
很多時候,灰色區域要遠遠大於白色和黑色區域,好人和壞人也在一線之間。心理學家認為,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好人可以變成壞人。
一、極端的壓力
很多電視劇中,都有這樣的劇情,一個公認的“大好人”突然遭遇困境,家人被壞人抓住,壞人則利用他的軟肋來威脅他做一些有違倫理、殺人越貨的勾當。
而這個大好人為了家人的安全不得不就範,最後走上了不歸路。千萬不要以為這是編出來套路觀眾的,這個劇情是有心理學依據的,其背後隱藏的社會學規律是,人容易在極端情況下變壞。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激進派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極端的心理學實驗:研究人員甄選了十多名大學生,將他們分為兩組,一號組命名為囚犯組,二號組命名為看守組。
顧名思義讓他們在模擬的監獄中扮演囚犯和看守人員,可能是看守組學生入戲太深了,抑或是在特定壓力中,導致他們人性中權力欲被激發了出來,他們竟然真的虐待囚犯組的同學。
囚犯組的學生在遭受了巨大的壓力後,發起了反抗,而看守組的學生則真槍核彈的鎮壓了囚犯,並且對自己的同學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虐待手段,場面一度失去控制,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這個相當變態的實驗被擱置了下來。由此看來,在極端的壓力下,好人和壞人的界限不再那麼分明了,好人隨時可以變成壞人。
二、契機式的催化劑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在兒童個性塑造中,提出了一個觀點:人生來都是有自卑感的(自卑感要區別於自卑情結),這種天然的自卑感驅使著人們在年少的時候就去追求優越感。
而追求優越感的方式多種多樣,在書中,他舉了少年犯的例子,阿翁認為少年犯之所以走向毀滅,是因為他們追求優越感的程度大於任何人,只是他們正當的追求優越感被阻礙的時候,就會用極端的方式來追求扭曲的優越感,最後導致他們走上了犯罪道路。
而這種變態和錯誤方式以及阻礙他們前行的就是他們人生中某個契機式的催化劑。這個催化劑可以是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打擊,以及環境改變,比如,一夜暴富,短時間內家境變化,也可能是現實中某個人的出現刺激其敏感的神經。
現實中,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本來一個純潔無比的姑娘,在遭受了別人身體上的侵害的時候,她們很可能會黑化。而很多人在遭受重大打擊和外在折磨以後,也會性情大變,腹黑起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從這個角度看,好人和壞人之間差距,也許就是一個小小的催化劑罷了。
三、大流環境和價值感導向
現代社會,很多人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各種化學物質和添加劑來保持食物的光鮮和保持期。深入調查發現,很多人並不想這麼做,但是,看到別人都這樣做了,他們也就跟風了。這就是大流環境和主流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讓人身不由己地改變了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很多人本身固守著自己的一套原則,很多人道德感和羞恥感是相當強烈的,這是因為他們本身氣質的緣故,以及生長環境給予他們的分明的道德觀。在這種觀念和價值導向下的人,雖然不能稱之為一個十足的好人,但是卻也是當下社會中一股清流。
但是,當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發生扭曲和變化的時候,在別人都跟隨風向轉變以後得到了切實的益處,這些所謂的好人會突然自我覺醒,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來迎合當下的主流價值和環境。
並且,那些從小愛憎分明的好人,在待人處事方面往往非黑即白,要麼好到極致,要麼壞到極致,這種情況下,一個全新而固執的壞人就產生了。這類人格特質的人在初嘗變壞以後帶來的好處以後,就會有一種頓悟感,所以也是比較危險的。
總體來看,好人和壞人的界限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清晰,你眼中所謂的好人,隨時可能變成壞人,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