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你身邊的這些「好人」,你會活的更好!
道德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人的一種素質。
我見過最沒有道德的人,就是站的高高在上,去審視別人的道德的。
“好人”心裡藏著破壞慾望
“中國式好人”這個概念,最早在《心理月刊》上提出的。
我們說“中國式好人”有這樣一些特點:
愛面子、對家裡人不好、對外人特別好、非常善於隱忍、從來不敢大膽說“不”“我要”或者“痛苦”;
給人的感覺不僅是“老好人”,而且責任感、道德感都極強;
可事實上,他們總是在背負著強大道德責任感的同時,乾一些非常缺乏基本道德的事情,而且基本不敢維權。
這樣的人其實是大批量存在的,是很典型的形象。
但其實,這個“好人”心裡住著一種很恐怖的東西—破壞慾望,甚至可以說是憤怒和仇恨。
而“好人”的這張“臉”,就是用來防禦內心的魔鬼和自己的攻擊性的。
比較常見的現像是:
如果一個女人找了一個“好人”做老公,別人提起時就會說那個人可好了,那個人怎麼怎麼好;
而這時候,這個女人常常是苦不堪言、有苦說不出的。
然而中國式“好人”,卻總是奉勸別人要寬容、要善良,要以和為貴。
郭德綱先生說過一句話:“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離他遠一點,
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經歷過什麼,就站在道德高地上評判我,誰給你的資格?
不是所有的過錯,都必須被原諒。
記得某個節目,女孩從小被生父母拋棄,不願意原諒接受生父母,只認養父母,某位導師就站在道德的製高點,說那個女孩,應該原諒她的生父母,還說女孩不原諒,就是心胸狹隘,不會幸福之類的,我想說,這個世界除了有禮教之外,還有情理之說,不是所有的過錯都必須被原諒,子非魚,安之魚之樂。
不求你能了解我的處境,只求不要任意替我下結論。
每個人都不是聖人,委屈難過的時候誰都有,這個時候不希望有人,讓我憋著委屈,還讓我45度微笑仰望天空,話說出來簡單,動一動上下嘴唇的事,可是在說之前,真的有設身處地的想過嗎不求你能了解我的不快我的處境,只求不要任意的,替我下結論。
做老好人是不斷取自己的一種癮,不斷的在刷自己的存在感(鍵盤俠這種奇葩的生物)。
這種心理困擾著包括很多人,我們都缺乏心裡牢牢記住自己的目標,嘴上卻不多言語,不懼怕差評和反對,不動聲色解決問題的決斷。
說實話,這種人,心理都有著嚴重的問題。
弗洛伊德有句話,性和攻擊性,是一個人生命的兩大動力。
“攻擊性”我們可以狹義地把它看為“情緒”。
老好人是沒有情緒的(被壓抑的)。
就像電影《芳華》裡的劉峰,就因為抱了一下林丁丁,結果就被大家落井下石,趕出文工團。
可即使好心被辜負,老好人劉峰卻依然沒表現出一絲怒氣。
我們常說:“這個人挺講道德”的,是在說什麼呢?
實際上,我們是在誇獎對方懂得遵守社會規範,懂得尊重社會的意識形態。
但無論如何,道德都不是一種能被人拿來考量的東西。
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年前的一個電影,講訴了一個得了絕症的女孩,在公交車上想到自己將死的人生,想到連旁邊說話的人的聲音都聽不到。恰巧,有個老爺爺讓女孩讓座,女孩沒有聽見,後面辯解中跟老爺爺起了爭執,最後還鬧上了新聞。
於是,所有人都站道德的至高點上去批評女孩,去指著這個女孩。
結果女孩受不了輿論,最終跳樓自殺。
當真相大白於天下的時候,那群指責的人,只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哦,我又不知道她得了癌症,不知者無罪。
就此揭過。
奉勸別人要寬容、原諒固然容易,但為什麼不能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考慮一下呢?
無論你的利益已經被侵犯到了何種程度,無論你有多絕望多不好受,總會有人站出來,打著善良的幌子讓你大度、讓你忍忍。
這樣的新聞,還少嗎?
丈夫出軌、家暴,如果女人想要離婚,必定會有人裝作過來人的樣子勸解:
“為了家庭就忍忍吧,你看孩子還那麼小”
“離過婚的女人就不值錢了”。
一群人藉著“鬧伴娘”的幌子,對伴娘又摸又抱,伴娘不堪其辱要報警,卻有人出來打圓場:“大喜的日子,沒必要當真嘛。”
“就是圖個喜慶,沒什麼大不了的。”
女生好心送孕婦回家,卻被孕婦和其丈夫聯合害死。
有人評論:“被害者的父母可以收養那個孕婦的孩子呀。
剛好他們沒了女兒,而孕婦又要接受法律的製裁,不如收養了那個要出生的孩子。”
這種“寬容”,不但讓當事者更加痛苦,更是滋長惡行的根源。
《驢得水》有這樣一句台詞:
“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道德從古至今都是拿來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會用道德律人。”
當局者其實不迷旁觀者也不一定清
去年上海迪士尼裡,一個8歲的小男孩,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碰到了一女生的屁股。
女生說了小男孩幾句,男孩的媽媽就炸了:
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屁股沒給人摸過啊?
你TM有被害妄想症吧你?長那X樣有人要摸你屁股啊?
不光飆髒話,手也沒閒著。
操起帽子就往人姑娘臉上扇,對著小姑娘又推又扯。
大多數人看到這條新聞,都在指責這位媽媽沒素質、不懂教育孩子。
然而,評論區裡卻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他們指責被打的女生思想太齷齪:
8歲的小孩懂什麼,肯定是不小心碰到的,有什麼好斤斤計較的?
他們同情摸人的小孩:
幼年的心理陰影很大的,都怪那個女生小題大做,讓小孩以後怎麼做人?
這樣的人,看似很有愛心,處處為小孩著想。
但,怎麼不為受害者姑娘著想一下?
低智商的“好人”,總是是非不分。
他們喜歡自以為是地站在“弱者”的一方,邏輯混亂、忽略事實。
某人對外賣小哥發火了,他真沒愛心;
某人居然不認自己的親生父母,他真是活該當初被拋棄;
某人怎麼可以打罵別人家小孩呢,就算小孩再怎麼調皮,也要寬容一點呀......
他們不去了解事實背後的真相,不去同情受害的一方,反而崇尚對惡無原則的包容。
在換位思考的過程中,常有心理上的誤區阻礙人的理性思考,從而使換位思考過於片面,從而得不到有效的結果。
比如考試考砸後,需要分析原因,學生往往會把失敗歸因於試卷太難、粗心大意、考前沒有睡好等外部因素;
老師和家長們更多會認為學生的基本知識不紮實、學習態度不好。
在社會心理學中,行為者和觀察者的歸因偏差(actor-observer bias),換句話說是不完全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旁觀者站在當局者的位置上思考,自覺客觀,但其實當局者不都是“迷”的。
當事人更注重自己所受的外界影響;
與之相對,觀察者更容易強調行為者的內在原因,例如做事能力、態度等問題。
所處角度不同,會導致人們歸結原因的偏差。兩者傾向於強調的方面不同,而都會走向主觀 ( EE Jones) 。
進而,這種主觀會發展成一種自利歸因偏差,讓人看不到自己的局限。
玩手游,遊戲失敗了說:“ 這些隊友太坑了,怎麼可能贏嘛! ”
遊戲勝利了又說:“ 要不是我扛著他們前進,這把遊戲早就輸了。”
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它保護人的自尊,但過度的自我防禦,也是一種障礙。
諸如女孩子被熊孩子扯頭髮,男生被熊孩子踢屁股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發生,確實我們大多數人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最多教育教育小朋友就過去了,極少有人會像這個暴躁老哥一樣,如此極端地毆打一個小朋友。
話說北宋年間,鄆城有一書吏名曰宋江,因殺害了閻婆惜,要跑路出去躲風頭。一路顛沛流離,天氣又酷熱難耐,只得躲到一大樹下乘涼,不知不覺昏睡過去,卻被一頑童用尿泚醒。宋江也沒說什麼,給了那頑童幾個銅板,便匆匆離去,繼續趕路了。李逵聞之,心想公明哥哥有難,急忙從梁山泊趕到鄆城,但卻不見宋江蹤影。無奈只好返程,但天氣酷熱難耐,李逵便躲到一大樹下乘涼,不知不覺昏睡過去,卻被幾個頑童用尿泚醒。李逵醒來不明所以,但見幾個光腚頑童嬉笑著來要銅板。李逵大怒:“兀那小廝,敢來消遣你黑旋風爺爺!”抄起板斧,將幾個頑童全部砍死。
在你惹是生非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遇到的是李逵還是宋江——就算碰到前一百個人,都是講道理的宋江,都拿你沒辦法;
只要第一百零一個是李逵,那你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同理,如果你沒把自己孩子教育的有教養,總有李逵這樣的人,會幫你管教你的孩子。
到時候他下手的輕重,可就說不准了。
出於對自身和他人的情感需要,人們把自己的失敗推脫給他人和環境,把所謂“正確”歸因為自己的能力,這種情況下的換位思考,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和錯誤,也很難有理性客觀的結果出現。
而且,人會在心中確定選擇後,通過自我說服來使自己更加相信所選是最優。
羅素說過一句話:“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
世間最大的惡,往往是以善良之名到處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