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小孩在外面手總愛亂摸亂碰!聰明父母要這樣教

一位來參加講座的苦惱媽問:「老師,我小孩一個3歲一個6歲,出去外面,兩個都一樣,手就是愛亂摸別人的東西。真是快氣死了!跟他們說,亂摸手會很髒、病毒很多,講不聽;跟他們説,別人的東西不能碰,還是講不聽。為何小孩都要人家兇才會怕?」

其實,不是孩子要人家兇,而是在發展期,如果有一種刺激沒被滿足,用手去亂摸亂碰的行為就更加嚴重,如何教,快學這篇聰明父母的方法👉👉👉

小孩愛摸東摸西,原來是一種刺激不足造成

很多小朋友出門在外,手總喜歡摸東摸西,爸媽怎麼吼就是講不聽,這是孩子有很強烈的感覺需求,屬於觸覺發展失調的現象。我都會跟來評估的家長說,這是孩子還沒有成熟,找些活動來滿足,而不是一直的吼他就有用的~

好吧!說説這種進桃,放棄治療比強迫治療要好,因為:

2歳開始,好奇心及認知快速成長,阻止他摸,你是在阻止智力發展

3、4歲最愛摸,感官需求量變大,阻止他摸,他會生氣你不懂這有多好玩

5歲時,因為活動量變高,阻止他,你就得好好解釋為什麼及可以做什麼

6歲後,自制力變成熟,應該有好轉反應

所以,孩子透過摸這件事情,來增加自己的智力、認知和學習。

有效改善「摸東摸西」壞習慣的手眼腦整合活動

1.舀水倒水遊戲

準備各種型式的湯匙、不同口徑的杯子或飲料罐,讓孩子練習用湯匙舀水後,倒入杯子或罐子裡。

若孩子對湯匙操作不熟悉,可先用杯子倒入杯子方式進行,也可利用紅豆或黃豆取代水來讓孩子進行遊戲。

2.小手塗鴉樂

讓孩子用手指沾滿顏料後,在各種不同材質的紙上作畫,藉此獲得不同的觸覺刺激,如果家長覺得印泥或水彩有誤食的危險,也可以改用食用色素,相對安全一些,還可以在顏料裡加入鹽巴,會有更不一樣的觸感。

這個遊戲的作用在於,提供手指末端(觸覺最敏感的位置之一)觸覺訊息,這樣的觸覺刺激是較為強烈的,使大腦獲得更足夠的訊息以做整合。

3.黏土畫

鼓勵孩子用黏土搓揉出各種形狀。例如4-5歲的孩子可練習用手搓出粗細一致的長條型,再繞成漩渦;5-6歲的孩子可用黏土搓出圓型的湯圓,亦可用許多湯圓組合成葡萄串等。

4.尋寶遊戲

準備一個看不到裡面的袋子,將各種形狀、大小及不同觸感的物品放在裡面,並請孩子以觸摸的方式找出指定的物品。

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觸辨覺」,也就是觸覺的辨識能力,讓孩子憑著觸覺找出所需物品,利用觸覺來協助生活中的認知活動。

不該禁止的,別一直吼「不要摸」

很多媽媽說病毒、細菌很多,可不可以不要這樣?有一次帶孩子出門,我自己就做了一個實驗。路上有什麼石頭、人工造景或一些我覺得不太髒、不危險的東西,我就讓孩子摸。隔了一天之後,他想要用手再去探索的行為,就會比較少一點。所以,該讓孩子探索的時候,還是要去探索,這就是感覺統合的過程。

能摸的時候,讓孩子盡量摸;不能摸的時候就跟他講「你已經摸過了。」。我們有講過一個理論「動得夠,才靜得下」,所以,一樣的道理,孩子摸的夠,你叫他不要摸,他才不會摸。

所以該讓孩子摸的時候,就讓他盡量摸。但也不是全部開放的讓孩子去摸,要在有限度之下,能開放的就開放,因為他們年紀還小,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樣是危險、什麼樣是叫做在限制之下的範圍。

⭕️不該禁止的,別一直吼“不要摸”,反而要讓孩子去盡量動手探索

❌不該開放的,就不要開放,以免受傷了或犯錯了,孩子被駡更慘

然而,在有限度的開放之下,你就會發現,當你叫孩子不要摸的時候,他會比較聽你的話;可是,如果你全部都是「不准摸、這個不准摸、那個也不准摸」,那孩子真的無法分辦出來哪一個是真正不能摸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全部的開放、也不要全部的禁止。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