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秘辛》有一種工作態度叫:收到請回覆!

職場社交最大的不靠譜,就是收到不回覆

過年期間和一位做行政的朋友小聚談及她在工作最煩心的事

莫過於群發通知每個人事項之後,即便是@總有幾個人不急不慢看到了也不回覆

一來二去,常常因為幾個人的耽誤導致了整個項目的擱置停滯

有時候還需要私信去催問確認他們是否有收到訊息,而對方常常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我知道啊,群裡的訊息我都看到了啊”‌‌‌‌“那看到了怎麼不回覆?‌‌‌‌”‌‌‌‌“回不回覆有那麼重要嗎,我知道就行了”

朋友說:‌‌‌‌“隔著電腦屏幕,總有些人永遠不知道她等得有多焦急看到了也不回覆,浪費的不僅是她個人的時間,更耽誤了整個項目的推進和進度

‌‌‌‌“收到‌‌‌‌”兩個字,花不了1分鐘的時間,但是對通知者而言,是一種證明和交代

用朋友的話說就是:職場社交最大的不靠譜,就是收到不回覆...

2收到後及時回覆,代表你的職業化程度

劉潤老師在《5分鐘商學院》的課程中分享了一個‌‌‌‌“職業化程度‌‌‌‌”的概念:關於職業化具體講什麼?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明白獨自上計程車,你該坐哪;如果是老闆開車,你坐哪;如果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你坐哪;如果你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但還有個女士,你坐哪?

可能有人會問了,有必要搞那麼複雜嗎?

其實,事情當然不是這麼簡單,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職場問題背後藏著一個思維方式:

永遠要站在對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慮問題

就像我們經常會在微信群裡看到@自己的訊息,為什麼有人積極回覆,有人卻視而不見?

難道是因為前者閒著沒事做嗎,當然不是的

及時有效回覆別人的訊息,不僅代表了你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同時也側面反映了你對他的重視程度...

明明別人看到你發的訊息卻不回覆你,誰的心裡恐怕都不會舒服吧?

曾經拿這個‌‌‌‌“收到消息要不要立刻回覆‌‌‌‌”的問題,問過一位職場老前輩,他和我說的是:

你主管在短時間內不一定了解你的工作能力,但是你的工作積極性和配合參與度卻是一句收到就一眼看穿,根本藏不了

在主管看來,他更在乎的是了解所有員工手中事情的執行進度而你的一句‌‌‌‌“收到‌‌‌‌”恰恰是表示了你對這個項目的知曉

再說了,連別人主動@你都不搭理,那你還要別人親自當面和你說嗎?

在職場和人合作,沒什麼比讓別人辦事舒服更讓人喜歡的了

如果你也想和人舒舒服服地把事情給辦了,那首先你得和人相處起來舒服

其實職場上的‌‌‌‌“舒服‌‌‌‌”二字看似簡單,內裡卻藏著一個職場人的基本功

不管什麼事情到你這裡都能舒舒服服給人辦好了讓人舒服,自己才會舒服,這種靠譜裡恰好透露著你的職業化程度...

3拉開你和別人距離的時間顆粒度算一個

有些人明明看到了群發的工作訊息,他們也不會立馬回覆,是因為他們很忙嗎?

不是的,他們甚至有可能在玩手機、看微博、在劃水偷懶,可就是不回覆

在職場上要判斷一個人的價值,有一個非常簡單又好用的衡量標準,看看他對於時間的態度就知道了

回覆訊息快慢,做事是否拖泥帶水,上班期間是否浪費時間做其他的事情,這些看起來都是小事

但是一個人是否職業化,你可以通過他對時間的態度中一眼洞穿...

關於對時間的態度,劉潤老師曾提出過一個時間顆粒度的概念

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有些人能把時間顆粒度分割成分鐘,比如王健林只留下15分鐘和主管見面而有些人對於時間則非常慷慨,一天如流水譁啦啦隨便任他溜走

衡量一個人在商業世界中的工作態度,遵守時間,就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你理解了‌‌‌‌“時間顆粒度‌‌‌‌”的概念,會明白遵守時間,就是理解、並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理解,是尊重的前提

要尊重別人的時間,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守時而耽誤別人的事情

時間顆粒度越小,人生密度才越大,個人職場質量才越高

我們身處在這個訊息大爆炸的時代,對於數不清的未讀訊息和未接電話,我們常常習慣性地忽視了,

對於你而言,可能是因為忙,也可能是因為不在乎

但請你記住,對於發消息的人而言,他寧願看到你否定的回答,也不願看到滿屏的空白以及無盡的等待

再說了,回覆一句‌‌‌‌“收到‌‌‌‌”一點都不耽誤你賺錢,真正耽誤事的,是什麼事都不做還成天浪費時間...!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