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童年時期你和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你未來的愛情和婚姻

心理學:童年時期你和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你未來的愛情和婚姻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童年時期的父子關係指向家庭外部,影響一個人成年之後的社會關係,而童年時期的母子關係指向家庭內部,影響一個人的親密關係,比如愛情和婚姻。順著這個觀點,我們繼續用心理學的視角看看一個人童年時期和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他(她)未來的愛情和婚姻。

和母親的共生

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在六個月之前,和母親是共生在一起的,孩子沒有“你”和“我”的概念,在他(她)的心理認知裡,媽媽和自己在心理上和身體上是相連的,外部世界是以他(她)意志為核心的。

上面的這種境界,在成年人的愛情和婚姻中也很常見,比如在一段愛情或婚姻中,女方通常會有這樣的表現:我不說,你就要知道我想什麼,不然你就不愛我。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退行,指回歸到不符合其年齡的性格特徵上,這個情景即是退行到了到嬰幼兒時期,表現出了六個月之的前孩子特徵。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與母親的共生沒有發展好,或是遭到破壞,那麼在成年之後的親密關係中會很容易退行到嬰幼兒時期,給愛情或婚姻造成破壞。

此外一些人習慣於在感情中以自我為中心,對忠誠、忠貞、純潔要求度極高,一旦不能滿足他(她)的需求或情感破裂就表現的極其可怕的人,也是這個階段沒有得到順利發展的後果。

心理學:童年時期你和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你未來的愛情和婚姻

和母親的分離

如果說前六個月在孩子的心理世界,自己和媽媽是屬於“一個人”的共生體,那麼六個月之後就是共生體的分離,最終形成“兩個人”,六個月到三歲之間,孩子會逐漸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不同的存在,他(她)既需要和媽媽親近,又和媽媽相對獨立,也是這時候,孩子會發展出“我”和“你”的概念。

這個階段的孩子重要的發展任務是與母親的分離,分離的最終結果就是意識到“你”和“我”都可以說了算,我們是不同的存在。如果說與母親共生階段的主題是絕對的“剝削”、“控制”,即凡事以嬰兒的意志為核心,那麼這個階段的主題就是爭奪“控制權”,即這個階段不再是一個人(嬰兒)說了算,而是我可以接受對方與自己的不同,但孩子還是希望自己能多一點“控制權”,能隨時呼喚到母親。

反映在成年人的身上,就是你要對我絕對的忠誠,而我可以相對自由一點,這樣就最好。其實這樣的心理表現也是退行到了這個階段的一種體現。

心理學:童年時期你和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你未來的愛情和婚姻

和母親的相知

差不多到孩子三歲之後,如果順利發展,孩子的心理上會接受關係的複雜,知道除了“我”和“你”,還有“他”,這個“他”最初的意象就是爸爸,即母子關係之外的一個關係存在。

這個階段的順利發展,會使得孩子和媽媽變得相知,即我知道你是愛我的,同時你也可以愛別人,我愛你,但是我也可以愛別人,因為我們“相知”,彼此信任。這裡的別人是一個泛指,可以是人,可以是工作等其他客體。

在成年人的愛情或婚姻中,即:我愛你,我也相信你愛我,當然你也可以有權利選擇愛其他的存在,我愛你,我也可以,我們彼此獨立,不絕對佔有。

在這個發展基礎上,因為孩子知道媽媽愛他(她),因此心裡住了一個愛的人,所以就不會傾向於和母親待在一起,能夠放心的和父親走向家庭外部,發展出好的社會關係。那些在情感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就是童年時期和母親的“相知環節”沒有發展好,不相信母親足夠愛自己,因此變得焦慮。

電影《美麗人生》中的小男孩心中住著一個愛她的媽媽,就算和父親一塊被帶到了集中營,在父親的智慧領導下,他的心理依舊美好,依舊可以自由的愛這個世界。

心理學:童年時期你和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你未來的愛情和婚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孩子的世界,亦是一個生一、生二、生三的過程,由最初的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緊接著發展出“我”和“你”的概念,再接著接受“他”這個客體,發展出“我”、“你”、“他”的關係,而每個過程的聯結就是愛,而這份愛就是我們成年之後發展親密關係的雛形,而這個雛形的主體就是孩子和母親,所以童年時期和母親的關係,對成年之後的愛情和婚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