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讓一才子題字,此人寫了一個字後,朱元璋立馬將其斬首示眾!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之後,參加起義軍,最終,一舉奪得天下。

可以說,建立大明的朱元璋確實不是一個完美的開國皇帝,他有些敏感,有些自卑。當他沒有稱帝的時候,他的對手是同時代的豪傑,他們的開局都比他好。當天下大勢暫定,他稱帝的時候,他在史書上需要去對比去競爭的,是過去無數傑出的帝王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傑出帝王。

朱元璋開國以來,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統治權力。之後,他廢除了中書省這一機構,罷免了丞相一職,政治事務完全歸屬於六部。由六部對皇帝直接負責,權力全部聚集於皇帝一身。之後,他大興文字獄,把一眾大臣和受牽連的相關人員全部誅殺殆盡,而且,當初很多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們,也被他以各種罪名殘酷殺戮。

其實,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消除這些人對自己的皇權威脅。

文人也逃脫不過朱元璋的安排,由於,當時的大明王朝剛剛建立起來,朱元璋又是以“賊”出身登上皇帝之位,所以,很多前朝的官員不願意接受新朝的安排,在家裡呆著不出來做官。這就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並針對這一現象規定了相關的法律條文,對這些人進行了懲處。

而且,在另一方面,朱元璋對那些出仕的文人很不放心,懷疑這些人會用寫出來的文字對他剛建起來的大明王朝惡意嘲諷和誹謗,所以,在每次批閱朝廷奏章時,他會特意注意字裡行間有沒有類似的文字說明。

這裡,讓我們一起看看歷史上的朱元璋到底用了什麼樣的方法除掉了那些讓他不滿的人。

第一個,附會字形加罪於人。曾經有一位高僧來復,受到朱元璋的邀請前來吃飯,當時,這位高僧為對朱元璋的盛情款待表示謝意,他特意作了一首詩,沒想到,這首詩中的附會字形,讓朱元璋大怒。朱元璋大怒道:”你的詩裡面用到了'殊',那是說我是歹朱耶!“

所以,朱元璋覺得,這位高僧故意用這些文字嘲諷他,最終,下令將這位高僧處以死刑。到死,這位高僧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故意的溜鬚拍馬卻讓自己命喪黃泉。

還有一位中書舍人詹希原,他也和這位高僧有著類似的悲慘下場。

此人平時寫的一手好字,非常漂亮,於是,朱元璋下令讓他為“集賢門”書寫一個門額。寫好後朱元璋前來審核,但卻發現了“門”字的右直微鉤起,朱元璋便認為:這是故意表達招賢閉門之理,當即下令:將這位中書舍人殺了。

“門”字本身右直挑鉤就是規範的書體,歷朝歷代都是如此。那麼,為何朱元璋眼裡就覺得這樣不對呢?更加諷刺的是,在之後朱元璋的親筆信書中,他所寫到的“門”字也是右直挑鉤,這樣看來,朱元璋就是自履其罪了。

第二個,他用同音,方音曲解文字含義來加罪於人。當時,有一位名儒印文篆書時覺得有一個“兗”字的字體和另一個字體相似有點不適,於是,他就上奏於朱元璋請求改正。沒想到,朱元璋看到後十分惱怒,覺得這個秀才是在侮辱他,讓他“滾”。

所以,就立馬下令:將這位無辜的秀才處以死刑。

對於其他各級官員,只要是書寫的表奏文字令他不滿,那麼,都會受到誅殺的結果。在這些表奏中,朱元璋用他自己的淮南方言進行解釋糾正:讀“則”、“賊”同音,“作則”即“作賊”,這不是在罵自己原來是“紅巾賊”的身份嗎?

並且,根據淮南方言“生知”被朱元璋讀作“僧知”,“聖德”被朱元璋讀為“僧得”,那麼,這些話不是在揭露他早年當過和尚的事情嗎?毫無疑問,這些人最終都沒什麼好下場。

第三個,他懷疑文字觸犯了自己的皇權加罪於人。當時,就任知府的魏觀,修建衙門時就在張士誠的宮殿遺原址之上,這可是犯了皇權的忌諱。當時的高啟還為魏觀作文章,內容中的文字也同樣受到了朱元璋的懷疑,稱他:有叛主的嫌疑,最終,這二人被朱元璋處以死刑。

當時還有一位官員叫桂彥良,由於自身的機智,指桑罵槐,故意說:有位儒生簡直是就是“頑固不化”,實際上,他則是在指責朱元璋的隨意加罪於人,愚笨不堪。朱元璋當時也沒聽出來,說:“正字言是也。”否則,這又是一樁慘案。

其實,從這些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完全是隨意給那些他所不滿的文人加以罪名,實際上,這些罪名並沒有什麼事實依據,全部都是冤案。明明表奏裡的文字都是誇讚朱元璋的聖明,並沒有譏諷之意,文章也是用得一般人的套話,但卻還是被“欲加之罪”。

可以說,朱元璋這點與清朝實行的文字獄有所不同。

清朝的文字獄更是悲慘,但是,還有一定的緣由進行罪名附加。朱元璋統治時期則不然,他推倒了元朝統治,漢族人對前朝並沒有著什麼感情,在他們眼裡這是順應天人的改朝換代,所以,民族情緒比較穩定。

當時的一些文人大多不願意與朱元璋合作,則完全是因為恥於“一仕兩姓”的思想。而且,再加上,萬一朱元璋統治的明朝時間不長,則他們就會被眾人賦予“以身事賊”的惡名。在當時,朱元璋推行的酷刑極其可怕,而且,法律嚴格,都怕自身稍有不慎,掉了腦袋。

所以,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士大夫階層和朱元璋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不至於反抗朱元璋的統治地位。本身,朱元璋出身微賤,對自己的遭遇總感覺很不光彩,所以,他對於別人的話語及文字很是敏感,經常懷疑是別人揭自己的短,其實,這也是他自卑心裡的另一種體現。

參考資料:

【《明朝小史》卷一、《水東日記》卷四、《明史•桂彥良傳》】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