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吹風,導致關節濕寒疼痛,大伯給了我一劑藥方,用了一段時間,關節慢慢不疼了
案例
我出生在伏牛山腳下一個叫做黃石庵的小村落,大伯今年已經年過古稀,18歲開始行醫,當了一輩子醫生,三哥傳承了他的事業。現在賦閒在家,還時不時總有些人來找他看病,他總是給人家說些不用花很多錢的方子,有些時候總讓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剛畢業的時候,經常和幾個朋友騎著摩托車上下瘋跑,長時間的風吹,導致現在的自己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時不時會感到遇風疼痛,晚上睡覺關節總是冰涼,冬天一冷,更是隱隱作痛。大伯給我介紹了一個偏方,試了一段時間後,確實效果不錯,今天,整理一下,重新分享給大家。處方:豨薟草100克 桑枝50克 雞矢藤30克 艾草30克荊芥30克 防風30克 桂枝 30 克 木瓜30克用法:這幾味藥,按照這個配比,加水熬制。然後盛在一個木盆裡(木盆保溫),然後把膝蓋部分懸在木盆上方,用一浴巾搭蓋膝蓋部位,先薰蒸,待水溫後拿毛巾蘸水熱敷患處,最後待水溫適合的時候,用水洗患處。經常這樣洗,堅持一段時間,關節疼痛確實有所緩解。後來,乾脆用一大木缸,人把頭部露在外邊,進行薰蒸,肩關節、肘關節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療。禁忌:千萬記住:這個熬制的水,是不能當中藥內服的。藥效分析:1. 豨薟草:為祛除風濕常用要藥,一種常見的路邊野草,我們老家叫「老母豬油」,秋天時候,它常常會在草叢間,不經意的粘在你的衣服上,用手摘下來,手也會感覺黏黏的。它具有:祛除風濕,強健筋骨,清熱解毒的作用。主要用於緩解用於風濕痺痛、筋骨不利等症。
2. 桑枝:桑樹的紙條(以老桑枝為宜,注意是黃桑樹,桑樹有白桑、黃桑之分,如果不會分,結桑葚能吃的那種就是)。它具有:清熱祛濕通絡,祛風濕,利關節,行水氣等功效。主要用於風濕熱痺、四肢關節疼痛,祛風通絡利,治療關節紅腫熱痛等屬熱痺的關節病變。3. 雞矢藤:有人叫雞屎藤。(這個如果不認識,可以到藥店買,很便宜)具有祛風利濕,止痛解毒,消食化積,活血消腫之功效。用於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外傷性疼痛,肝膽及胃腸絞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支氣管炎;外用於皮炎,濕疹及瘡瘍腫毒。4. 艾草:別名:艾蒿(路邊滿地都是,就是端午節插門上那種草),是治療風濕必不可少的一味藥。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
5. 荊芥:別名:香荊薺。(可不是荊芥黃瓜的那種哦)它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
6. 防風:別名回雲、回草。(在山裡長大的都見過這個,不認識的藥店裡也有,便宜的很)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7.桂枝 : 就是 肉桂樹的嫩枝(肉桂樹皮是調料,嫩枝治風濕)。桂枝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主治:風寒表證,寒濕痺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症瘕結塊,胸痺,心悸,痰飲,小便不利等。8.木瓜:又名毛葉木瓜。(就是小時候看大人在上邊打孔抽菸,放在衣櫃裡聞香的那種)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主治風濕痺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筋,腳氣水腫。5. 荊芥:別名:香荊薺。(可不是荊芥黃瓜的那種哦)它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6. 防風:別名回雲、回草。(在山裡長大的都見過這個,不認識的藥店裡也有,便宜的很)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7.桂枝 : 就是 肉桂樹的嫩枝(肉桂樹皮是調料,嫩枝治風濕)。桂枝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主治:風寒表證,寒濕痺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症瘕結塊,胸痺,心悸,痰飲,小便不利等。8.木瓜:又名毛葉木瓜。(就是小時候看大人在上邊打孔抽菸,放在衣櫃裡聞香的那種)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主治風濕痺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筋,腳氣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