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修建的「國道」,歷經兩千多年仍未長草,有些現代仍在使用!

我們看過太多有關三國、元末、清朝題材的電視劇,卻鮮有以戰國為背景的電視劇。這大概是因為戰國時期太過於複雜混亂,劇作家很難道盡戰國的風雲變幻,起起落落。但說到戰國,說到中國的封建歷史,我們又很容易就能夠想到一個人,一個朝代,秦始皇,秦朝。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帶領秦國橫掃六合,結束了戰國諸侯爭霸的混亂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大一統國家。不僅如此,秦始皇的班子確有獨到之處,完成大一統後便將目光轉向如何更好地運轉秦王朝,政治經濟軍事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自上而下迅速在國內鋪展開來。

今天著眼於其中的一項措施中的一小點,在秦王朝諸多法令中,有一條廣為流傳,即是「車同軌,書同文」,這也就產生了秦國的馳道。

何為馳道,簡單地來說,秦朝時候的馳道有點像現今的「國道」,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將其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小的差別。秦始皇雖然消滅了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秦朝,但是國家並沒有徹底地穩定下來,諸多六國舊人藏於民間蠢蠢欲動。

馳道以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鋪展開來,通往全國各地,能夠有效達到控制六國的目的。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到處是原始森林,馳道修建不易,但秦國的馳道最寬的達到69米,並且路邊每隔7米就種一棵樹,與今日道路多有雷同之處。馳道中有九條最為著名,其中仍有一部分道路正在使用,而且2000多年都沒有長草。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偉大的創舉值得世人稱道,那就是秦朝的「軌路」,不同於現在的鐵路,秦朝的「軌路」通體用木材鋪設而成,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木材都經過特殊處理,具有防腐蝕的特性,就算是歷經了兩千多年的風雨飄搖,滄桑變化,仍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成為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這般模樣。

正如大多數文化遺產一般,秦朝的鐵路網也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只留下了馳道的一小部分和「軌道」的一些蛛絲馬跡,去推想還原秦朝鐵路網這項浩大的工程。當我們閒庭信步在秦國馳道之上,縱觀這一路沙土古跡,便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秦朝先民的偉大智慧和偉大創造,從祖先的遺留中挖掘智慧。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