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再苦再難也要自己帶孩子?兩位媽媽的做法造就了兩個孩子不同的人生
為什麼再苦再難也要自己帶孩子?兩位媽媽的做法造就了兩個孩子不同的人生
黛安·倫曼斯有一首小詩寫到:如果我能再次養大我的孩子,我會先建立自尊,再決定蓋房子。我會多用手指來畫圖,少用手指來指。我會少教訓多溝通。我會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我會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可惜的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不能回轉,更不能重來。錯過了真的就錯過了。
我和朋友小蕊差不多是同時懷孕,小蕊的待遇特別好。
聽到懷孕的消息,公婆就立刻從老家趕來,請他們在這個城市最高檔的飯店吃了頓大餐,走時還給了五千塊錢。
沒過幾天,小蕊的婆婆就安頓好家裡,來專門照顧小蕊,每頓葷素搭配,有湯有羹。
這讓我好生羨慕。
再看看我,像一株野草似的,除了小易爸爸,沒人理會。
我心裡也酸酸的,為什麼公婆不能來照顧我們一下,不用像小蕊那麼高的標準,回家有口熱乎飯吃,我就滿足啊。
小易爸爸說,小蕊的孩子是給老人生的,而我們是給自己生的。
嗯,為了生一個完完全全屬於我們的孩子,自力更生吧。
小蕊比我早生一個月,是個兒子,取名亮亮。
爺爺奶奶特別高興,爺爺還說要給奶奶慶功,說奶奶照顧得好,好像生孩子的不是小蕊似的。
孩子快滿月的時候,奶奶就說,要把亮亮抱回去養。
小蕊有些捨不得,亮亮還沒滿月,小模樣還沒看夠,就要抱走了?
可是,小蕊老公說,孩子是他們家的後,理應父母回去帶,留在身邊,自己帶不了,小蕊一個人能行嗎?
小蕊當時就沒了脾氣,自己一個人帶娃,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就這樣,亮亮滿月之後,就斷了母乳,交給奶奶帶回老家了。
這時,我生下了兒子小易。
婆婆來照顧了一個月,也說,可以把孩子帶回去養。
可是,我捨不得啊,我選擇了把孩子留在身邊自己養。
小易爸爸經常值班,家裡基本上就我和孩子。
有時抱著孩子,就覺得熱乎乎地流了下來,小傢伙不客氣地尿了我一身;有時,拉粑粑直接就掛在了我的身上。
有一次,小易拉肚,我的身上就沒乾淨過,雖說墊著尿布,可是,總能有星星點點地粘在身上。
說實話,我都懶得洗了,因為,我沒力氣了。
孩子睡了,我要洗洗涮涮,孩子醒了,我要抱著到處顛兒,每一個睡不著的夜晚和睡不醒的早上,我都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再看看小蕊,不餵奶了,就去練瑜伽,幾個月的時間,身材就好得不要不要的了。
工作也漸漸風生水起,無娃一身輕啊。
有一天,我洗尿布,掃了一眼朋友圈,小蕊在大理,說走就走的旅行,我也想去啊。
一轉眼,就過去了五年。
小蕊比我多賺了些錢,我比小蕊多陪了些孩子。
可是,小易和亮亮卻長成了完全不同的樣子。
我用五年的時間帶小易讀了一千多本繪本,現在孩子的識字量已經超過小學一年級的水準了,而且,小易熱情、陽光、開朗。
每次我們相偎在一起的時候,小易都會讓我講一個小時候的故事,曾經那些艱難的日子,都變成了一種溫馨的回味,小易會摟著我說,媽媽,我愛你。
而亮亮呢,小蕊把孩子接回來才發現,孩子除了拿著棍棒打來殺去,什麼都不會。
小蕊想管教孩子,可,亮亮根本不聽,說重了,亮亮就吵著回家,他一直覺得奶奶家才是他的家,他是奶奶的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偷過的懶,真的是每一步都算數,歲月總要連本帶利地討回來。
孩子是投奔父母而來,不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隔代教養,父母雖然輕鬆了幾年,可是,卻把困難都滾雪球似的留給了未來。
哈佛心理學家吉爾博特說:“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孩子是投奔父母而來,我們給不了金山銀山,但是,我們應該給得起愛,也給得起陪伴和辛苦。
用心養育孩子,不僅是孩子的需要,也是父母的需要。
☞參與孩子的成長,才能和孩子建立穩定的情感依戀。
奶奶帶大的孩子,自然更愛奶奶,在奶奶身邊才能找到歸屬感。
可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也許並不是家裡最富有教育能力的,也許也不是能陪孩子更久的人,而且,父母還要把孩子從老人身邊“搶回來”。
所以,孩子可能在ta還沒有長大,沒能擁有成熟的心理品質的時候,就要面對孤立無援、“舉目無親”。
埃斯沃斯將孩子的依戀分成三種類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只有在父母身邊才能更容易養成安全型的依戀關係,這是隔代教養無法取代的。
而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成人後,能更樂觀地面對威脅性環境,即使處於一種壓力環境下,ta也會堅定善良的信念,選擇一種更為愉快的方式去尋求説明,或是運用更有建設性的應對策略。
相反,一個兒童如果無法擁有一個穩定持久的依戀關係,就會缺少接觸性愉快。
這種早期生活經歷可能會使孩子變得孤僻冷漠或被動絕望,並一生因此痛苦。
☞參與孩子成長,才能更好地教會孩子成長。
心理學上認為,兒童的成長受三方面的影響:遺傳、養育環境、兒童認知。
遺傳是固定的,那麼,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養育環境了。
因為,孩子的認知也是在養育中慢慢建立的,而且一旦形成,想要改變是很難的。
也就是說, 孩子在誰身邊長大,受誰的影響就更大。
所以,好多孩子隔代教養,長大後,即便是父母的苦心良言,也並不願意接受。
只有孩子對父母產生深深的愛,才會主動把父母的一些行為方式和特點塑化在自己身上。
孩子在2歲和6歲是兩個叛逆期,也許會暴風驟雨式的逆反。
這個時候,和孩子講,我們是爸媽,就該聽我們的,恐怕並沒有什麼作用。
反而是 朝夕相處的彼此關愛,才是那把打開內心的鑰匙。
7歲的孩子,開始在意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別人有爸媽疼愛,而我是爺爺奶奶的孩子,甚至,是誰都不愛的孩子,這種負能量,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8歲的孩子是一個話匣子,9歲的孩子漸漸獨立,10歲的孩子開始學會思考……
沒有陪伴孩子長大的父母,想要融入孩子的世界,就更是難上加難。
龍應台說: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要在孩子最依賴的十年裡用心教養,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長到了青春期,父母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影響了。”
錯過,就回不去了。
☞參與孩子的成長,才是真正做了父母。
紀伯倫說: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的箭靶,你只能盡力拉開,將箭射得又快又遠。”
孩子的未來是屬於自己的,而父母除了參與孩子長大的過程,我們還能擁有什麼呢?
況且,孩子一點一滴長大的過程,比世間一切浮華都會讓我們快樂、甜蜜。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小易正在我旁邊吹泡泡,還一定要讓我和他一起玩。
看著他稚氣的面龐,看著他鼓起的小腮幫子,我真的覺得,這才是這個春天最美的畫面,讓我的心也跟著一起蕩漾澎湃起來。
曾經那些擦過的屎尿、流過的汗和淚、做過的菜和飯,那些喜怒哀樂,都成了我和小易最珍貴的擁有。
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驕傲地說:“孩子,你投奔媽媽而來,我不愧對你,也不愧對“媽媽”這個稱號,不愧對我們母子緣分一場。”
孩子,遇見你以後,才是媽媽最美的年華,陪你慢慢長大,才是媽媽最深的幸福。
我同樣希望,每一位爸爸亦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