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旅車被撞下海】司機錯過2分鐘的自救時間!專家分析當時為何不能逃脫的原因!

【休旅車被撞下海】司機錯過2分鐘的自救時間!專家分析當時為何不能逃脫的原因!

 

(怡保30日訊)日前從檳城大橋連人帶車,被撞下海的華裔司機,錯過了僅有的“兩分鐘黃金自救時間”!

“檳城休旅車墜海事件”蛙人搜尋隊伍總指揮莫哈末再那少校指出,根據休旅車被撞下海的視頻,休旅車被撞後翻滾數圈才跌下海,即使司機在橋上被撞得昏迷,墜海剎那,也會被沖擊力大和冷冷的海水沖醒。

他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人類最多在水裡閉氣兩分鐘,否則就會溺斃。休旅車被撞入海,司機應在海中就清醒了,但一般人的反應難以冷靜,只想即時離開,這從在車內的死者一只手向上舉高得知。

莫哈末再那在海事執法機構瓜拉古樓海事區辦事處,向記者道出此案休旅車司機被撞下海後,可能遇到的情景。

海事執法機構、消拯局、海警和海軍組成的40名臨時蛙人隊,分批兩人一組,多次潛入海底尋找休旅車。(海事執法機構提供)

海事執法機構、消拯局、海警和海軍組成的40名臨時蛙人隊,分批兩人一組,多次潛入海底尋找休旅車。(海事執法機構提供)

(獨家攝影:余佩妮)

勿相信電影情節

他指出,一般人在此情況下,只想逃離,忘了要先松脫安全帶,即使是資深蛙人,也未必在此情景和短短兩分鐘內冷靜想到,更何況是在湍急海流的海底。

“不要相信電影情節,在這麼短時間內,很少人可以奇跡逃生。”

莫哈末再那也是海事執法機構瓜拉古樓海事區主任,陪同者有海事區副主任阿查。

檳城於1月20日(周日)凌晨,發生休旅車墜海事件後,莫哈末再那和阿查隔天早上受召從霹州瓜拉古樓,迅速趕到檳城。

海事執法機構、消拯局、海警和海軍各派蛙人到現場,合共40名蛙人;莫哈末再那是當中最資深的蛙人之一,成了現場聯合蛙人隊伍的總指揮。

莫哈末再那指出,他受召前往現場途中,根據本身經驗和知識,對墜海休旅車司機的逃生幾率,已不抱太大希望。

“這場意外的情況,這名司機不可能生還,已過了最可能自救的時間。”

他解釋,兩分鐘黃金時間,如同一個人心髒病發作,如果兩分鐘內沒有獲救,同樣會死亡。

蛙人下海前必須確保裝備齊全,本身安全才可搜尋或拯救。(海事執法機構提供)

蛙人下海前必須確保裝備齊全,本身安全才可搜尋或拯救。(海事執法機構提供)

海底很暗有急流

“如果你了解海底零可見度的黑暗和急流情況,就不會說我們不專業了”。

“檳城休旅車墜海事件”蛙人隊總指揮莫哈末再那,反駁公眾指責消拯蛙人不專業的說法,指海底拯救情況,不是陸上的人可想像。

他指出,在海底的可見度是零,蛙人是在黑暗中如同盲人摸象般,在急湍海流中緩慢執行任務。

莫哈末再那說,基於安全考量,蛙人在這場行動,每次下海的時間很短促,必須由不同的蛙人來接手之前下海蛙人的任務。

“聲納系統定位墜海的休旅車後,蛙人去證實、蛙人分批連接吊車繩子和墜海車,這些看來在陸地很簡單的動作,在黑暗海底的海流中就不容易辦到。”

蛙人成焦點壓力大

“很多人在現場看著我們,蛙人都很有壓力,我們多危險都要下海!”

莫哈末再那說,檳城休旅車墜海案發後,很多人在現場圍觀,更多是各單位和媒體人員在場等候最新消息,並時刻注意蛙人的行動。

“蛙人在海底搜尋有一定的程序,以確保安全。但這次事件,很多人在看著我們,有時候,我們冒著生命危險,不得不下海執行任務。”

他舉例,定位和發現墜海車時是下午時分,但吊車遲至傍晚才抵達現場,此時因海底有退潮急流。

“蛙人在以上情況下,本因危險而不宜下海,但當時太多人看著和等我們的下一步行動,蛙人只好下海行動。”

莫哈末再那形容,在湍急的海流裡,蛙人緊捉住繩子,如同飄揚的國旗。

蛙人入海時,派上用場的器材。

蛙人入海時,派上用場的器材。

急流或會“沖散”屍體

“海底海流很快,一旦觸動浸泡水內3天的死者遺體,隨時可能被海流沖得肢解。”

莫哈末再那說,蛙人曾受指示先移出車內死者遺體,送返海上,但基於海底急流,蛙人不能觸動死者,否則會“沖散”屍體。

他解釋,因為海底急流很快,死者遺體泡浸海水已久,如果蛙人欲拉死者手臂,急流就會“沖斷”,令“屍手分家”。

莫哈末再那指出,他向上司講解以上情況獲允,蛙人最終沒有先移走死者遺體。

“我們於1月20日抵達現場,當天還未發現墜海休旅車的位置;至121日才由聲納(Sonar)器材搜尋到正確位置,但這時遇到退潮急流,海底很危險,不能行動直至隔天。”

他說,蛙人在22日同需避開漲潮和退潮急流,才可潛入海底,因此至當天下午5時40分才吊起墜海休旅車。

莫哈末再那(左起)和阿查,是海事執法機構瓜拉古樓海事區主任和副主任,也是資深蛙人。

莫哈末再那(左起)和阿查,是海事執法機構瓜拉古樓海事區主任和副主任,也是資深蛙人。

輪流下潛15分鐘

莫哈末再那說,蛙人每次潛入海底是15分鐘,輪流上陣才可搶先機,以便在最快時間吊起墜海休旅車。

“蛙人不能長時間潛入海底,每隔15分鐘必須進行一些安全程序,才可再次入海。因此,蛙人隊成員輪流入海,這樣就不浪費時間。”

他指出,蛙人隊抵達現場首日,每兩人一組共入海4次,由海事執法機構和海軍8名蛙人進行。

“未確定墜海休旅車的位置前,蛙人從上午11時至下午3時,根據各可疑位置,以繩索搜尋(Jackstay Search)和循環搜尋(circular Search)。”

莫哈末再那說,此時海流是7海裡(7 knots),比安全的3海裡(3 knots)高很多,不能再繼續搜尋。

“隔天,由聲納系統成功定位,我們再派蛙人下海確定位子和找到墜海休旅車,但天暗海底更暗,無法再派蛙人下海。”

船底螺旋槳危及蛙人

莫哈末再那說,搜尋期間,很多船只停泊在蛙人附近,船底螺旋槳隨時可傷害蛙人。

“事發後,太多人和單位到現場,這些人包括媒體、警方、民防部隊、消拯局和一些執法或政府單位,大大小小的船只有10余艘。”

莫哈末再那指出,實際上,蛙人下海時,最安全的情況是附近完全沒有船只。

“可想而知,蛙人下海搜尋時,是多麼危險。”

他說,有些載有媒體船只,為了更近距離拍攝,駛至很靠近,蛙人隨時會因船底螺旋槳而受傷,甚至喪命。

蛙人多次下海,在零可見度的海底摸索,始成功用繩索捆綁墜海休旅車的車輞,最後以大鉤吊上橋面。(海事執法機構提供)

蛙人多次下海,在零可見度的海底摸索,始成功用繩索捆綁墜海休旅車的車輞,最後以大鉤吊上橋面。(海事執法機構提供)

水母螫傷3蛙人

水母襲蛙人!

莫哈末再那說,蛙人在這次行動下海時,多次遇到漲潮和退潮海流,過急海流帶來無數水母,螫傷其中3名下海執行任務的蛙人。

他指出,這些數以百計的水母經過,蛙人在海底“零”可見度,就會與水母相撞而遭螫傷。

莫哈末再那說,也有大量水母依附在連接墜海車的繩子上,蛙人從海面捉繩子往下潛時,這些水母也會螫傷蛙人。

他指出,3名遭螫傷的蛙人當中,2人來自海事執法機構,1人來自海軍,受傷部位包括臉部和胸部。

車墜海搜救逾37小時

“檳城休旅車被撞下海”案於1月20日清晨2時50分,在檳城大橋發生,黑色豐田Vios疑似超速超車,撞向馬自達白色休旅車,休旅車翻滾後墜海,20歲司機梅勻鉼下落不明。

事發後,搜救人員爭取黃金時間到海上尋找休旅車,卻未尋獲,20日當天也一直在事發地點半徑50尺范圍搜尋,但無功而返。

搜救期間曾因海浪及急流,為了搜救人員的安全,暫停搜尋行動。

經過逾37小時搜尋,搜救隊伍於21日下午4時許,在檳城大橋底下第34柱子處,找到白色休旅車,車內有一具屍體,根據屍體的動作,當時司機看來試圖逃出車外,但不成功。

在蛙人和各單位配合下,22日下午5時40分把墜海休旅車,隨同死者遺體吊上大橋。

感謝私人公司借聲納器材

遠水救不了近火,所幸檳城一家私人公司慷慨借出海底聲納搜尋器材,令蛙人更快找到墜海的休旅車。

莫哈末再那說,雖海軍和海事執法機構都有海底聲納(Sonar)搜尋器,基於遠在雪蘭莪巴生和霹靂紅土坎,因此不能快速運到檳城。

“在消拯局聯絡和安排下,檳城這家本地海洋科技公司,很快就運了海底聲納搜尋器材(Teledyne T20P)到來,蛙人都感謝這家公司。”

莫哈末再那指出,該器材可搜尋深入400尺下的海底,屬於高端海底搜尋器材,下海半小時內就可定位墜海車。

聲納,是一種利用聲波反射的原理,提供海床水平影像的水下探勘儀器,優點為可對海床做大范圍區域的探測調查,在海床地貌描繪、海床沉積物性質辨別,及水中目標物搜尋等水下工作上,均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

獨家報導:余佩妮獨家攝影:黃敬疄獨家專訪:海事執法機構瓜拉古樓海事區主任莫哈末再那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