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混出頭?就看他身上有沒有這個能力
所謂的“可遷移能力”,就是指你從一個崗位轉到另一個崗位,或是從一個職業跨到另一個職業可以復用的能力。
有人說,人類80%的工作,其核心本質的內容都差不多,也就是說底層其實都是相通的,所以今天給大家3點建議,教你如何培養我們的“底層能力”。
一.認清你所在行業的本質是什麼?
電影《教父》當中有這樣一句台詞:“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如果你能仔細去觀察身邊的人,你就會發現,職場上越是段位高的人,越擅長挖掘工作的本質。
雷軍創辦小米時,就認定了一個戰略:如果按照市場的行情,自己其實掙不到什麼錢。所以,雷軍為小米量身打造了一套戰略,並從“定位、營銷、成本”三個角度切入,樹立起了整個行業的新標桿。
二.判斷你在這個方向上所處的位置
有人會有疑問,行業每天都有新的發展,我的能力難道也要天天跟著變嗎?當然不是,正如我們前邊說的,很多本質的能力其實是相同的。
好比今天做新媒體的人,同樣還是需要具備傳統媒體該有的洞察力和基本的文字功底。因此,變和不變,還是需要根據實際分析,結合你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來分析。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你真正選擇從事一個行業的時候,最好是先分析這個行業所能提供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其次就要讓自己盡可能的向這個核心價值靠攏,學習並且掌握其必備的能力。
比如現在最流行的內容行業,銷售和創意能力可能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在我看來,其實是一種把需求產品化的能力。
三.你所在的價值鏈上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如果問你覺得職場最大的尷尬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往人脈或是待遇上說,我認為,是你好不容易在上個公司培養出一個技能,結果到了下家公司完全用不上。
要是想避免這個尷尬,除了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外,還需要我們有一種別人“搶不走”的能力,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考慮:
1.把握需求
那新媒體寫作來舉例,很多人覺得從事這個行業必須要有寫作的天賦,其實不然,主要是看能否把握用戶的需求,按照用戶的喜好提供持續穩定的價值。
2. 將需求產品化
什麼是“產品化”?其實就是你為用戶提供的一種情景化的搭配方案。就好比是淘寶店鋪,不管是買什麼都會有一套完整的搭配,給你提供一個全套的展示,自然也就更能看到效果。你認為底層能力重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