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更要能透過閱讀思考

這個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如何判斷、找到所需的知識,並分析整理知識與資訊的能力。在12年國教時代,考試的題型也大幅轉變,強調「能讀、能用、能思考」的閱讀能力愈形重要。

shutterstock

這是一個毋須問「要不要閱讀」,只問「要怎麼閱讀」的新時代。

「十年前,我跟師資生推『提問教學』,他們皺著眉頭問我:『真的可以這樣教?這樣我教甄考得上嗎?』而現在,沒有人會懷疑。」今年暑假,兩個月有十五天時間在為國中小老師上閱讀素養研習的台師大國文系教授鄭圓鈴,回憶起這幾年教育現場對於閱讀和教學的態度轉變,感受深刻。

現況:閱讀量有提升,質卻不足

「很多學校的書多了,借閱率提升了。但是學校目前辦的還是大拜拜式的閱讀節活動,吸引孩子,衝借閱量。在沉澱下來,好好欣賞、理解一本書上的時間依然不足。」暢銷童書作家、南投育樂國小教師王文華認為,推動閱讀多年,在量的部分有提升,質的部分卻遇到瓶頸。

二○○○年,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在國小全面推動閱讀,為國內兒童閱讀運動掀開扉頁。

第一個十年的努力,使得閱讀的重要性成為毋須討論的「全民共識」。在家庭,親子共讀比例提高;在社區、圖書館主動辦理活動,做為學校圖書館的延伸,各出版社提供給孩子的書籍種類更多元;在學校,閱讀活動與教學愈來愈有系統,老師使用閱讀策略教學的方式更多元、時數也增加。我國參加二○一一年針對小四學生進行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排名第九,較五年前的二十二名大幅進步。

但是,以上這些成就都是「國小限定」,越不過國中升學至上的雷池。而且,閱讀的「數量」增加了,「品質」卻沒有深化。根據國小教師在現場教學的觀察,以及國內相關碩博班論文的研究發現,多數孩子閱讀完後停留在字面意義的解讀,無法整合、分析、批判思考訊息,無法說出重點、與人分享,自己選的書也無法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難度或深度。

從二○○○年開始至今,台灣的兒童閱讀運動,在民間、學校與政府的合力下,形塑了能「從小聽故事長大」的閱讀世代,開啟了「閱讀1.0」的成功改革: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了、閱讀量增加了,父母和教師對閱讀的態度,從不鼓勵轉為積極支持。閱讀國際評比成績也見成效。但第二個十年的開始,在十二年國教的改革號角下,閱讀必須邁向「2.0版」的進化:從「喜歡讀」,深化到「會讀」,並能「透過閱讀思考」,形成觀點,有判斷和詮釋的能力。

提升:培養會思考的進階能力

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主任李俊仁認為,這個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如何判斷、找到所需的知識,並分析整理知識與資訊的能力。

美國佩尤研究中心,是長期觀察網路科技對各領域的衝擊與變化之非營利研究機構,在其年度的調查報告中多次提及教育與人才改變的趨勢:「我們的記憶量不需要像以前那麼龐大,但是必須更努力的思考,批判思考以及分析能力也要變得更棒。」

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也在新書《教出孩子的生存力》中提到,二十一世紀是個「解答千變萬化的時代」,擁有「靠自己的頭腦想出答案的能力」,以及「傳達信息、策動人心能力」的人,才能生存下來。

因為這樣的趨勢,國際上許多針對國中小學生做的大型評比,像是針對小四生進行的PIRLS,或是針對十五歲學生進行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簡稱PISA),要測的也不是倚賴記憶的學科學習成效,而是閱讀之後的理解、應用和思考能力。

就算不談未來,很務實的從「升學」思考,十二年國教之後,無論是會考或特色招生,考試的題型也大幅轉變,強調「能讀、能用、能思考」的閱讀能力愈形重要。選擇題考題文字敘述長,一個題目融合多個概念;數學非選擇題則要求考生詮釋、說明計算歷程。考非選擇題的科目會愈來愈多。除了學科知識,閱讀理解能力將是答題關鍵。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