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消夜會得胃癌?專家闢謠:吃什麼才是關鍵

天候漸涼,薑母鴨成了很多人吃消夜的首選。(取材自臉書)天候漸涼,薑母鴨成了很多人吃消夜的首選。(取材自臉書)

●冷冷的夜晚,吃點消夜是讓人滿足的「小確幸」。近年有網路留言警告吃消夜會罹患胃癌,台灣國健署於「保健闢謠」指出,目前無醫學證據顯示進食時間晚,或進食到睡眠的時間太短,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但進食到睡眠的間隔時間太短,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發生風險。

據台灣衛福部2017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2015年癌症登記資料,胃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七位,每年約有4000名新發生個案。胃癌雖屬多因素疾病,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與飲食衛生等,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好發年齡為40至60歲,威脅台灣人健康與生命。

國健署解釋,因為胃黏膜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黏膜或者皮膚一樣,它的修復依靠的是上皮細胞持續地更新換代,而黏膜細胞的代謝並未被證實是在白天或夜晚的特定時間進行。實際上,飲食才是影響胃癌發病的重要因素,也就是「吃什麼」才會影響胃黏膜的健康狀態,什麼時候吃東西並非主因。

國健署提醒,雖然吃消夜與胃癌沒有直接關係,但在飲食方面如選擇高鹽、醃製食品都將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另有研究顯示,進食到睡眠的間隔時間太短會增加胃食道逆流風險,因此吃完消夜後盡量避免立即就寢,應在餐後散散步促進消化。

國健署呼籲,罹患胃癌個案中約九成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固然可以減少胃癌發生風險,但遠離胃癌必須從生活做起,少吃醃製及煙燻食品多蔬果、戒菸節酒、避免共用餐具,並每周3次、每次30分鐘規律運動,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檢查。(陳婕翎)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