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尊為百兵之王,古人常以它來衡量功夫高低。

在中國武術中,槍與刀、劍、棍一起被稱為武術中的四大器械,而槍又有「百器之王」的美譽。說槍為「百器之王」,是因為它長而鋒利,使用起來靈活多變,殺傷力大。而且其形制長,使用難度很大,所以只有功夫高深者方可使用。在古代,評價一位武術家功夫的高低深淺,常以其槍上功夫衡量。

槍是一種在長柄上裝有銳利尖頭的兵械。適合遠戰,不適合近搏。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通俗文》日:「剡木傷盜日槍。」就是說,古人將木的一頭削尖就可作槍,可見槍最早並無槍頭,鐵製或銅製的槍頭是後來發展起來的。槍的用途不同,長度也不相等。用於車戰、騎戰以及用於守城禦寨的槍要長,用於步戰和進攻的槍需短。

15477377162449.jpg

到了唐宋,槍不僅用做軍事裝備之用,民間也興起比試槍術之風。據《資治通鑑》記載,唐貞觀年間,便有「披氌甲,操竹梢,布陣大呼交戰,擊刺流血,以為娛樂」的消遣活動。宋代槍的種類有很多,有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等。

而那些槍法出眾的高手,則常常被人冠以「鐵槍」之名。據《新五代史・死節傳》載:「彥章為人驍勇有力,能跣(xian)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奤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彥鐵槍。」《宋史》也記載了一位用槍的農民起義的領袖:「李全以弓馬矯捷,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

15477377176780.jpg

明末清初是槍法的繁榮昌盛時期,這個時候出現了響徹武林的四大槍法:楊家槍、少林槍、峨眉槍和吳家槍,這四大槍法,可謂變化莫測,威力無比。

當時,也出現了不少論述槍法的著作,如抗倭名將唐順之的《六合槍譜》、吳殳的《手臂錄》,另外,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程宗猷的《耕餘剩技》中也都論述了槍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述數吳殳的《手臂錄》,書中對當時的各種槍法,如楊家槍、沙家槍、馬家槍、少林槍等,都作了精妙的分析,可謂槍法的集大成之作。

15477377188170.jpg

戚繼光重視楊氏梨花槍,他對倭作戰時,運用戰無不勝的鴛陣,每陣十二人,其中槍手就有四人。由此可見,明代作戰時用槍極為普及,這一現象使槍技得以發展,理論也更為完善。程宗猷在《長槍法選》中說:「中平槍、槍中王,高低遠近都不防;高不攔、低不孥,當中一點難遮架;去如箭、來如線,指人頭、剁人面……」這些槍術理論多為槍術演練經驗,為步戰所採納。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