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親的人,對他付出也要牢記這2點,否則別人不領情,還反目成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主動給親戚朋友或者同事幫忙。自己忙前忙後,耗時費力,等到事情辦完之後,有些時候,他們不僅不領情,反而連一聲謝謝都沒有。
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心裡也很憋屈。仔細想想,這樣的結果也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因為不懂得這2點,所以我們的付出都是徒勞的!
1、不被需要的付出是多此一舉。
張小嫻說:“不被需要的付出,只是額外的負擔。”
在《一禪小和尚》中有這樣一個畫面:有一天,師傅對一禪小和尚說:
鳥兒喜歡樹,就成天為她唱歌,但樹沒有耳朵。對鳥來講,他是好心給大樹唱歌,為他奉獻,但是樹沒有耳朵,不僅不感謝鳥,還煩它在樹上跳來跳去。
在別人需要的情況下的幫助,才顯得有價值。要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
一個飢餓的人需要食物填飽肚子,一個口渴的人需要一瓶水給他解渴,這種情況下的雪中送炭,任何人都會感激。
而如果是強加給他的,不僅不感激,而且是壓力。比如在工作中,有時給同事一些善意的提醒或建議。
如果別人根本不想要,他只會認為你指手畫腳,你的深情變成了自作多情。任何不被需要的付出都是多此一舉,別人自然不領情。
你的付出,別人需要嗎?
2、控制型付出,是無形枷鎖
還記得“北大才子拉黑父母6年,12年春節不回家”,這條刷爆朋友圈的消息吧?父母對他的照顧細緻入微,他不但沒有感恩戴德,反而要跟父母徹底決裂。
為什麼他的父母付出那麼多,他卻不領情呢?因為他的父母不管他高不高興,願不願意,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定義王猛的一切,控制他的方方面面。
王猛說:“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是出類拔萃的模範!”
他原本以為上了大學就能擺脫父母的控制,誰知他們又請求王猛在北京的大姨照顧他,不斷打他電話,向同學了解情況。之後王猛去美國讀研,父母又找了一個老朋友照顧他。
在父母的鐵腕控制下,他動手能力和社交能力都不好,經常被人欺負。
在心理學上,父母的這種行為被稱之為“高壓型控制”。你打著“為你好”愛的旗號,操控著孩子的人生。以愛的名義向孩子提出他們不情願、或達不到的要求,不允許他們反抗。
被控制的人,就像關在籠子裡的鳥,失去自由。控制型付出的人,其實是不相信別人僅憑一己之力就能過得好,似乎他們沒有你,就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然後通過不斷地給予和付出,來控制對方,被控制的人生,終將失控。
他人的生活他人做主,別讓你的付出變成無形的枷鎖,讓人想要逃離。
如果你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卻沒有收穫好的關係,幸福的生活,你需要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知道嗎?
如果我不知道,是否有去問一句:你需要什麼?
對方是否已經告訴了我TA的需要,而我卻還執著於用自己的方式在付出?
我的付出是對方想要的,還是我自己想要的?
我需要的是什麼?
我是否有把自己的需要坦誠地告訴對方?
我是否隱藏了自己真實的需要,不去向對方表達,然後責怪TA不滿足我?
如果對方的需要,與我的需要不一致,我是要對方和我一樣,還是尊重我們彼此的差異,各自不同,但各自尊重?
思考完這些問題你就會有正確的做事方式,就不會費力不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