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窺

在科學並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往往將對未來的美好願望寄託在一些“禁忌”與“規矩”上。俗話說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從事木工的人,都會從師傅那裡繼承許多設計理論,“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就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規矩”。

吉祥事、吉祥話、吉祥物,充滿在文化的每一處空間。

不管是瓷器、工藝品,還是建築,在每一個圖景、每一處細節之中,我們都可感受到吉祥文化的無處不在。

所以,從古至今,講究吉利的人們用諧音代替了這種吉祥意願,喜歡把一些美好的願望寄託在一些器物之上。

如流行在木匠行業裡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也許今天我們不再常見木匠這個行當,更別說這些流行於農村木匠口中的話了。

但在過去,木匠是個我們難以想像的火爆職業。

農村的木工可是一項體面的手藝活,因為那時候的家裡都買不起傢俱,所以大多時候是請工匠製作。

其祖師爺魯班不僅把精細的做工工藝流傳下來,隨著歷史的發展,生活經驗及世俗文化也影響著木匠們做活的規矩。

他們不僅考慮每種木材的材質特性,還考慮到不同器具使用場景及世俗常識。

而這句過去老木匠在傳藝時經常說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實就是說的是這些器具的尺寸講究。

大多取自諧音,寓意吉祥。

“凳不離三”

“凳不離三”,是指做長條木凳時長度的末尾一般要帶一個“三”數,如二尺三、四尺三等。

取至“桃園三結義”的典故,“三”有忠義的象徵,寓意期盼坐在這條板凳上的是兄弟和朋友。

“門不離五”

“門不離五”,農村做門無論大小寬窄,其尺寸末尾數一般離不開“五”,象徵“五福臨門”之意。

“床不離七”

“床不離七”,農村木匠量東西尺寸時,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時都會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

不僅是尺寸,在床的結構上也離不開七。

如穿樘是七根,床頭靠背也是七根。

“床不離七”的諧音是“床不離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還有一種寓意是有了這個“七”,希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擔心獨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如今,很多人做床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定制尺寸,除了個別身高突出的人需要定制以外,這些尺寸已經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家庭的需要。

可見,“床不離七”不但有著美好的寓意,而且也是按照人的身高來量制的尺寸。

還有一個說法是“床不離半”。

過去民間的雙人床也常見四尺二寸半,若是問起師傅,他必定回答:

“床不離半(伴)嘛! 討個彩頭,這是行家規矩。”因為“半”和伴”諧音。

“棺不離八”

“棺不離八”,指的是打棺材的時候,不管是給什麼人打棺材,個子高也好,矮也好,棺材的尺寸只有八尺,不多不少。

因為“八”和“發”諧音,“棺”和“官”諧音,有升官發財的意思,寄託了人們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好願望。

一直以來,中國人對於祖先都有一種崇敬,認為祖先能夠保佑自己家族興旺發達,所以在喪事禮節上都尤為重視,任何一個細節都很嚴謹。

另一方面,古時候的人身高最多是七尺左右,有“七尺男兒”之說。

所以為了放下一些其他陪葬品,棺木尺寸就需要大於七尺,所以八尺就成了棺木的一般尺度。

“桌不離九”

“桌不離九”,桌是指吃飯桌,分為簡易方桌和八仙桌兩種。

“桌不離九”,有一種解讀是從使用便捷上來說。

因為成年男人女人一般的肩寬是44—46釐米左右,平均下來是45釐米。

因此在製作桌子的時候,為了能同時坐下兩個人,桌子長度都會大於等於90釐米,這便是“桌不離九”。

另一層意思就是吉祥寓意。

“九”與“酒”諧音,意即吃飯不離酒,寓意著主人待客熱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桌上離不開酒也證明這家人賓客很多,預示著家族興旺。

所以大桌的邊長、高度尺寸,都要講究“九”這個數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四尺八寸九分等。

這些有趣的俗語老話,有一定的專業性,照此打出的傢俱不僅實用,也凝聚了歷代木匠的智慧。

此外,每個數字都有其獨特的寓意,萬事圖個吉利,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