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錢,只存錢的人是一種什麼心理?答案很紮心

有人問我,有很多有都從小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特別的節儉,從而導致形成一種窮人的思維,不捨得花錢,而努力的存錢,能買便宜的,儘量不買貴的!怎麼改變這種只存錢,不花錢的思維?對自己不捨得花錢,努力存錢,籠統來說是一種囤積的心理。囤積心理來源於直接或間接的匱乏體驗,老一輩人因為經歷過物質極度缺乏的時期,所以他們都有直接的匱乏體驗,這樣造成的節儉心態是很穩定的。

換句話說,就算外部環境變得再崇尚消費,他們可能也還是會安於自己的節儉,內心不會有明顯的矛盾和焦慮。

但年輕一輩的匱乏體驗相當程度上是間接的,並沒有特別深刻的感性體驗,因此這種節儉觀念就容易被外部環境影響而產生懷疑與動搖。

直接一點說,它的產生是由於父母觀念的洗禮,那麼當然也可能被再次“洗禮”而改變。

當你覺得自己希望迎接這種洗禮,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在心裡認識到一點:節儉這個觀念不是理所當然的真理,而只是父母因某種自身體驗而深深認同的一種觀念罷了。

你覺得它很有道理、難以撼動,不是因為它在邏輯上是無可辯駁的真理,而只是因為你從小就是被這樣教育的。你要努力去思考、體會這一點,

漸漸地讓這一觀念走下神壇,才能為改變做好理論準備。

接下來,我們就需要讓自己逐步去體驗給自己花錢的感覺。絕對不要矯枉過正,一下子就按外界標準來讓自己花錢,這種強烈的反差衝突會讓自己的價值觀劇烈動盪,內心會本能地抵抗防禦。一定要循序漸進,每次突破一點點限制,讓自己處於能夠享受消費而又不會太過焦慮的狀態。這樣有意識地練習一段時間,內心就會漸漸產生實質性的改變。

接觸過幾個特別節儉,能給自己花5毛,就絕不會花上一塊的人,感覺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特別缺乏安全感。不得不說,這種安全感的匱乏,往往和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我認識的這幾個節儉的朋友,要麼家庭環境一直到現在都不太好,父母始終勤儉度日;要麼就是父母一代曾經經歷過大的生活磨難(相信那一輩的人很多都曾遇到過饑荒),哪怕現在生活條件已經達到小康甚至中產,仍然難以忘記曾經的創傷,不斷要求自己和子女少花錢,多節儉。而從小受到父母諄諄教誨,很多人就會漸漸在心中建立起這樣一種不安全的信念:世界是殘酷的,資源是匱乏的,必須時刻小心,才能保證自己生存下去。

喜歡存錢,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葛朗台,葛朗台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對自己唯一的女兒,全都不捨得花錢,只喜歡存錢。這類人,往往對周遭充滿了不信任感,覺得唯有把錢存起來才最安全。

家裡確實窮,這是客觀原因造成的不捨得花錢,沒啥好說的,只能不花。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中,物質條件不是很豐富,就像我們上一輩或上上輩的人那樣,那麼,他長大後,就會特別知道錢的重要性,認為,“囤積”大量的金錢能夠給自己帶來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也有一種人對自己捨不得,對別人很捨得。比如,對自己捨不得買東西,為孩子很捨得買,這或許出於窮怕了的心理,把希望都寄託在了下一代身上。對自己不好的人,我覺得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他要背負的責任讓太重,只能暫時委屈自己;二是有的人寧願自己委屈自己,也不願意讓別人替自己負重前行。所以,一定要善待那些對自己不好的人。當然那些因為性格原因,有錢但捨不得花錢,捨不得對自己好的人,我們更沒有權力對他們指手畫腳。

另一種情況,對別人大方,對自己小器,這個才有意思了。為什麼對別人和對自己不一樣?其實大部分時候這裡的心理和上面那種情況是很相似的,只不過更愛面子,以及看中自己在別人眼中形象吧。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看重什麼、不看重什麼的權利。只要自己別擰吧。

愛財可以,但是對自己也要捨得才好,不然自己這一輩子太對不起自己了,對自己扣扣搜搜的,走了留下來的錢,都是給了後代,問題他會感激你的贈與麼?在他們眼裡也不過是一串數字,她們花錢的時候或者享受被贈予的財務會感激留財者,看不到錢的流通屬性,錢只有通過流通才能顯示出價值。

要改變這種消費觀還是很難吧,但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是最好的辦法。可以運用比較法,將捨不得花錢和捨得花錢的人進行比較,看你會更加喜歡哪一種生活狀態。最好的消費觀是在值得花的時候花錢,不值得花的時候不花,而不是一味不捨得或是一位很捨得,這都是走極端,不理性也不客觀。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