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華職棒年度十大事件:新一代盜壘之王誕生?(含影片)
棒球是一項比誰得分較多的運動,因此當球員站上壘包後,進攻方會用盡各種方法讓跑者往下個壘包移動,不管是靠著安打、犧牲觸擊或是各種的戰術,目的就是為了離本壘更接近一點,求取更高的得分機會,而近年逐漸被遺忘的盜壘,也是選項之一。
早年的中華職棒,曾有過林易增與黃甘霖兩位選手都寫下過盜壘王五連霸的紀錄,儘管當年一隊最多僅有90至100場的出賽,兩人仍能跑出不少的盜壘,林易增五連霸期間雖然盜壘成功率幾乎都低於七成,但仍能年年跑出30次以上的盜壘成功;黃甘霖在1999年以超過八成的盜壘成功率跑出生涯單季最多的54次盜壘成功,接下來四年也都以超過七成的成功率跑出了每年至少40次的盜壘成功。上壘後對於盜壘的追求,也讓兩人分別獲得了「盜帥」與「盜痴」的稱號。
除了這兩位有名的本土盜壘王之外,味全龍隊的洋將大帝士,也曾寫下盜壘王二連霸,其中他在1997年寫下的單季71次盜壘成功,以及高達8成55的盜壘成功率,都是歷年來盜壘王的最高紀錄,高懸至今始終未破。
從2009年開始,聯盟每支球隊的單季出賽場次增加到了120場,但或許是因為中華職棒的球風轉以更注重打擊的結果為主,再加上球隊數較少,球員擔心受傷失去舞台,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的盜壘似乎也逐漸被大家遺忘,在2004年鄭兆行以31次盜壘成功終止了黃甘霖的盜壘王霸業後,至2017年為止,僅有2009年完成盜壘王二連霸的王勝偉單季跑出42盜,其餘各年度的盜壘王多半在20至30次之間徘徊,2017年王勝偉以20盜拿下生涯第四度盜壘王,更是中華職棒史上成功數最低的盜壘王。
由於2017年季後中信兄弟的換血,在二軍等待多時的王威晨獲得了一軍固定出賽的機會。出身名門的王威晨,父親是過去兄弟象的當家四棒─王光輝,與扛起四棒重任的爸爸不同,王威晨是一名具有腳程的選手,加上他遺傳自父親的球棒控制力,2018年中信兄弟決定讓這名年輕選手扛下球隊開路先鋒的重任。
穩定的安打產量,讓王威晨獲得不少挑戰投捕手的機會,球季之初,或許是因為對手對他還不熟悉,王威晨在盜壘上成功率極高,幾乎是每跑必中,在上半季結束時,已經跑出多達22次的盜壘成功,在盜壘排行榜上遙遙領先其餘競爭者。隨著球季的進行,除了球迷間的談論之外,媒體的報導中也可以感受到王威晨對於追逐盜壘的渴望,各家投捕對於他的注意力自然提升,在他上壘後透過牽制與投球節奏的變化,希望藉以影響王威晨對於起跑時機的掌握。
或許是因為過去在一軍的出賽較少,也讓王威晨於經驗上較為不足,在球季進入到下半季後,盜壘的成功率也隨之下滑。即便如此,王威晨在下半球季仍舊跑出了與上半球季一樣多的22次盜壘成功,全年度累積44次盜壘成功,領先第二名的林哲瑄一倍有餘(18次),也順利抱回個人職棒生涯第一座個人獎項。
在這個人人追求將球打更遠的年代,盜壘似乎真的已經逐漸被遺忘,王威晨今年在壘間強烈的慾望,也讓人重新喚起在觀賞比賽時對於球員盜壘的渴望,期待在新的球季可以看到王威晨更精進自己的盜壘能力,或許黃甘霖那高懸多年的本土選手單季54盜將再次被推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