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會說話:營養不良的日本武士,為何殺氣逼人?
日文中,武士一詞寫作“侍”,意思就是侍奉主君的人。不要被這個中文意思是“陪伴侍候”的詞所誤導,日本的“侍”要求很嚴苛:勇猛善戰、忠於職守、不畏生死。
日本的武士道,第一要義就是“為了主君,隨時做到毫不猶豫、毫無顧忌的死”,即盡忠獻身。這種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人生觀和行為準則,讓我們無數次見識到戰爭中日本人的勇悍和暴戾。
對於這個遠隔大海的鄰國,中國人喜歡多情的形容為“一衣帶水”,但嚴格來說,日本和中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尤其是國民氣質隔著一個巨大的分水嶺,這個分水嶺的名字叫做:尚武。
中國古代是極具尚武精神的。先秦的“士”,都是精通“六藝”的武士,連孔子都是魁梧的大力士。漢唐盛世,則延續著先秦的武勇,對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取攻勢,逐匈奴、破突厥、誅樓蘭、滅高句麗,留下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語。
但是,宋朝以來首開重文輕武國策,軍事積弱,民風文弱;元朝則被欺壓得幾戶人合用一把菜刀,毫無尚武的餘地;明清時期,三綱五常的程朱理學一統國人的行為準則,尚武之風徹底丟失,以至於到了近代國民身體羸弱,精神萎靡,被列強欺侮,尤其是甲午戰爭一戰,被一個資源、人口、國力遠遠不及的蕞爾島國掀翻在地。
反觀日本,上千年來從沒放下過手中的戰刀。
日本自古就是天性好戰、崇尚武力的民族,對朝鮮半島等大陸民族虎視眈眈,長達600年的武士幕府統治時期,更是強化了“重武輕文”的國民風氣。
對於中國文明,他們只選擇性保留了儒家文化中的“忠君、信義、廉恥、樸素”等道德規範,而延續了他們好戰尚武的武士之風。
明治維新之後,雖然腰佩雙刀的武士正式退出歷史舞台,但強調忠君、尚武、犧牲的武士道精神並沒有消亡,相反被視為國民道德,並在近代進一步加強,成為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
老照片中這些人物,都是日本明治初期的“最後的武士”。日本人個頭矮小是出了名的,由於長達一千年不吃肉的歷史,國民絕大多數營養不良,明治維新之前,國人的平均身高男性為155cm,女性為143cm,名符其實的“小日本”。
但是,從老照片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精氣神和清末老照片的人物天壤之別。從他們凶狠的眼神桀驁的氣質中,你或許能找到“為什麼小日本能打敗大清”的答案。
我個人認為,殺氣騰騰說明只是處於初級階段罷了。你看獅子老虎發飆之前都是慵懶又沒精神,反倒是小白兔和麻雀隨時都是機警的,說明小白兔更厲害呢?還是大老虎更厲害呢?
越是自信越祥和,越是需要嚇唬人,越是心虛。這一點你從街頭流氓臉上看到的最充分。我們現在這樣的大國風範,恰恰是小日本永遠學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