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在這兩個地方要學會「閉嘴」,說的越多,麻煩越大
每個人,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能說會道很重要,能夠認識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可如果不知道何時閉嘴的話,輕則自討無趣,重則引來災禍。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為人要會說話,能說話,更要懂得在什麼時候不說話。當你覺得保留一件事比說出一件事更重要時,也說明你正走向成熟。
做人,在這兩個地方要學會“閉嘴”,說的越多,麻煩越大。
一、懸而未決的事情
是非未明,絕不可輕下判斷。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無腦噴,逮誰罵誰,實際上完全沒有弄明白事情,這種人最為低劣。
就比如今年李詠赴美治病,當時不明就裡的網友就群起而攻之,說李詠移民、不愛國。知道李詠死訊傳來後,這幫無腦噴才閉嘴。
當今的中國,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國民和講道德的網友,而不是這些無腦噴。
生活中,鄰裡、夫妻有矛盾,往往是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閉嘴”,待一切都水落石出後,再勸阻。
當年英國首相張伯倫參加完慕尼黑會議後說:“我帶回了一代人的和平”,卻不料第二年德國就進攻波蘭、比利時。張伯倫的臉,打得是真疼。
二、遇到朋友私事的傾訴
將快樂分享給別人,能得到兩份快樂;將悲傷分享給別人,就能減低一半悲傷。
當朋友傾訴的時候,他只想要的是一個忠實的聽眾、一個感情收納盒。好好的哭一頓、叫喚一頓,心情就好了。
柏拉圖說過:“所有的排洩都有快感”,朋友想你傾訴,實際上就是排洩不良情緒,你聽著就好了。
學會傾聽,是一個成熟者的標誌。耐心地傾聽,是對朋友的一種尊重。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提什麼建議,聽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