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吼」比吼孩子更難 培養正面行為的好方法

對孩子吼叫不會讓你看起來很有威嚴,對孩子吼叫只會讓你看起來失控而無能。不打不罵並不代表不管教孩子,其實得花費更多心力構思教養策略。

「戒吼」比吼孩子更難 培養正面行為的好方法

體罰在美國的家庭教育裡已經消失了近50年。但吼叫呢?幾乎每個父母有時候都還是會對孩子吼叫,即使知道吼叫並不管用。吼叫也許是今天父母常做的最笨的一件事。

美國知名親職播客斯蒂芬·馬爾凱(Stephen Marche)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家裡常有人互相大吼的孩子,自尊心低落,憂鬱比例高。《兒童發展期刊》2014研究指出,對於幼兒,吼叫與體罰造成的結果相似:增加幼兒焦慮程度以及未來發展出問題行為的比例。

只要自問:有幾次在吼孩子後,你覺得自己「幹得好」?

讓我們誠實面對這個問題:你吼叫,是因為你無能。吼叫,跟打孩子一樣,是對教養無能為力的表現。

但多數家長,包括馬爾凱自己,都發現要做到完全不吼叫,實在困難。專家建議家長朝兩個方向思考:我可以如何停止吼叫?我可以做什麼來取代吼叫?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正衝向車水馬龍的馬路口,而你大吼「別過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種警示性的吼叫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我們討論的是糾正性的吼叫,以吼叫來管教孩子。對孩子吼叫來糾正他們的行為不但沒有用,反而讓你自己養成吼叫的壞習慣。常常吼叫的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每天為了同一件事對孩子吼叫:「把衣服收好!」「趕快來吃飯!」「不要打弟弟!」但孩子一點改進也沒有。

耶魯大學兒童心理及神經學教授艾倫·卡茲汀(Alan Kazdin)指出,吼叫不是教養的策略,只是父母的一種發洩。

「如果你只是想表現自己有多麼生氣,那儘管吼叫。」卡茲汀教授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正面行為,那就不要吼叫。我們有更好的做法。」

讓好行為帶來好結果

很多人以為「不打不罵」就是不管教。其實不打罵比打罵需要更多的心力去思考教養策略。

卡茲汀推廣一個ABC法,A代表前因(antecedent),B代表行為(bahavior),C代表後果(consequence)。前因是建立格局,告訴孩子你期望他們有怎樣的行為。行為是定義與塑造,示範給孩子看你希望的好行為。結果是當孩子做出好行為時,便會得到肯定。

所以,與其每天晚上對孩子吼叫「鞋子怎麼沒放好!」不如在早上出門前提醒孩子:「傍晚回來時,記得把自己的鞋子放好。」當你回家時,自己也要記得把鞋子放好。然後當孩子把自己的鞋子放好時,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做得好!」

卡茲汀特別建議,當你肯定孩子時,要真情流露、臉上要笑、動作要大,用一種雀躍的語氣來誇獎他。同時要配合肢體語言,給孩子比口頭鼓勵更多的讚賞。不要覺得難為情。孩子會注意到好行為是多麼的受重視。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習慣,」卡茲汀說:「而習慣會改變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你想要戒除的壞行為,發脾氣、吵架⋯⋯自然會消失。」他進一步指出,當你不再吼孩子,家長自己的沮喪與壓力也會減輕,親子關係自然變好。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