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表哥做菸酒生意,常常需要和酒樓飯店的採購員打交道。

有一次,一個連鎖分店的採購員賒賬過了期限,表哥便去催。

對方態度倒是不錯,只是支吾了半天還是拿不出尾款。

本來事不大,但因為那時候表哥手頭也緊,一著急上火,就甩了句狠話:“你這樣的人,我們以後再也不合作了。”

此後,雖然那個採購員來過店裡兩次,表哥都找各種理由搪塞。。

可不知怎的,一年後,這位採購員升職到了總店,負責全市店舖的菸酒採購。

結果自然是,所有連鎖店的生意都對錶哥關上了大門。一年利潤白白損失二十多萬。

後來表哥自己說:“當初做事,要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就好了。”

活在社會上,我們難免遇到各種不順心,碰到各種刁難事。

正因為世事無常,所以不把事情做絕,不把話說死,不將他人逼到絕境,對人對己都留點騰挪迴旋的餘地,才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傷人面子的話不說盡,是尊重

有句話叫:“看破不說破,面子上好過。”

作家劉墉曾說過國畫大師黃君璧在世時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一位貴婦拿了四幅從國外買的古畫,請黃大師鑑定,說四幅畫都是價值連城的“傳世之作”。

黃大師在看畫之前,先問了一句:“這些畫您都已經買下了嗎?”

貴婦得意地告訴他,花了相當多的錢,才搶回了這幾件國寶。

說完,貴婦指示三位隨從把畫一一打開。

第一幅,展開一半,黃大師就搖頭:“假的!”

第二幅還是假的。

第三幅,打開來看了半天,黃大師說:“這畫家的作品,我不內行,雖然說不准,但是看得出畫上的筆法相當老練。”

第四幅,才展開三分之二,黃大師就叫好:“這幅看起來不錯,有欣賞價值!”

走之前,黃大師又特意叮囑:“以後買畫還是帶上信得過的專業人士,就不需要麻煩了”

那貴婦雖然有點失望,但想想有兩幅可能是真跡,還算安慰,便帶著隨從高高興興走了。

才走,黃大師就嘆口氣:“冤枉啊,花了那麼多錢,四幅都是假畫。”

劉墉大惑不解:“既然都是假畫,為什麼不說呢?”

黃大師說了一段話,讓劉墉刻骨銘心。

她對自己的眼光那麼有自信,又已經花了那麼多錢,而且當著她的那麼多手下,我能說是假的嗎?以後找機會再提醒她吧。

錢對她來說是小事,傷了她的面子,可就是大事了。

她已經買下了那些畫,無論真假,已成定局,如果當麵點破,會讓她既下不了台,又傷了感情。

孔子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當一件事已經無法挽回,就不用再說了。

公共場合誰都要面子,即便是真相,看破不說破,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曾國藩曾說:

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兩分面子;傷人一分面子,人必損十分面子。為人處世,面子不可不慎。

愛面子,是人之常情。

傷人面子的話不說盡,尊重他人,給人留面子,不讓別人難堪,讓別人活得輕鬆,也讓自己活得自在。

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利不可佔盡,利他也利己

有句俗話:“留幾個柿子看樹”,說的是摘柿子時不能把柿子全摘乾淨,要留些柿子給鳥兒。

鳥兒有了柿子過冬,就不至於餓死。到了第二年,它們又來吃掉柿子樹上的害蟲,保護了柿樹。

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

人與人相處也是這個道理:利不可佔盡,給他人留有餘地,也是給自己留後路。

可有的人在利益面前,原型畢露,自私貪婪,佔盡利益。殊不知,獨利的人,只能做一鎚子買賣,機會已經遠離他。

作家桌子先生曾說過一個故事,印證了那句話:“利益面前,最能暴露人心和人品。”

張楊和李磊是一對關係不錯的朋友。

張楊拿下一個項目,盛邀李磊加入。兩人都投了錢進去,約好了比例分成。

項目定期四個月。前半期李磊負責跑市場和框架搭建,後半期張楊負責施工。

這時李磊母親生病,張楊全權負責這個項目。

項目如期完成後,兩人把賬一算,竟然虧了兩千,李磊有些失落。

直到有一天,李磊從已經和張楊分手的女孩那得知真相:那個項目賺了一大筆錢,張楊在賬目上動了手腳。

張楊這麼做的目的顯而易見,他想吃獨食。

後來李磊母親找到張楊,勉強要了三萬元,兩人也不歡而散。

可想而知,李磊以後還會和張楊合作嗎?

財聚人散,獨享利益的人,只能孤單前行。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路,走不遠。”

項羽不願與有功之臣分享所得利益,也就沒有多少賢才、良將願意追隨他,最終落得個“獨利則敗”的結局。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或早或晚。利益佔盡,不顧他人,傷了人心,只能孤立無援。

而劉邦把所得利益與部下共享,財散人聚,得民心者得天下。

曾文正公說:“利可共而不可獨,獨利則敗。”

利益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一個人把利佔盡,沒有他人的份,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因為,沒有幾個人願意做無利可圖的事。

利不獨佔,福不獨享,利他也利己,是做人的最高級智慧。兼顧他人,才能溫暖人心,好運相隨。

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得饒人處且饒人,是大胸懷

《傅雷家書》中說過一句話: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

一個人是否有大胸懷,就看他得理時的樣子。

相聲演員岳雲鵬至今對一個人,還懷恨在心。

岳雲鵬早年家境貧寒,他15歲便去餐館當服務員,因不小心把三號桌點的兩瓶啤酒,錯寫在5號桌上,其實也就6塊錢的事。

岳雲鵬又是道歉,又是補給他兩瓶啤酒,並找來經理解釋,客人依舊不依不饒,大罵岳雲鵬三個多小時。

最後岳雲鵬賠了那個客人的全部飯錢352元,還被負責人開除,那客人才罷休。

為什麼岳雲鵬這麼恨他?

因為他得理不饒人,把事做得太絕。

一個孩子無意做錯了事,已經賠錢又道歉了,他還是不放過,讓小小年紀的岳雲鵬生生丟了飯碗。

得理不饒人,無非是內心不夠純良,窮追猛打,將他人置於死地而後快。

佛說: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世事多變,此一時,彼一時,富貴貧賤都不是永恆的。

《菜根譚》裡有句話:“路經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

把事情做絕,不給別人留餘地,其實也是斷了自己的後路。

你今天把別人逼的走投無路,說不定哪一天命運顛倒,對方也會把你逼入絕境。

《三國演義》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袁紹起兵討伐曹操時,曾要求手下文官陳琳草擬了一份聲討檄文,指責“曹操身處三公之位,而行盜賊之態”,並連他祖上一起罵了。

袁紹大敗後,陳琳被曹兵抓獲,手下同樣要求曹操將陳琳處死。

但曹操不但沒有處罰陳琳,反而將陳琳留在身邊委以重任。

正是他這種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胸襟,寬宏大量,愛才惜才,志存高遠,才讓很多人心甘情願追隨他,他也成為一代梟雄。

陳琳後來成為“建安七子”之一,對建安文風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自己佔上風時,不對失意者趕盡殺絕,而是手下留情,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別人也會感恩戴德,對你知恩圖報。

不把事情做絕,得饒人處且饒人,能讓一步是一步,放人一條生路​​,既是成全他人,又能成就自己。

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杜甫的《可嘆》裡有句話: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宋朝的法演禪師說: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這都是告誡我們,凡事不要做的太極端,留點空間,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利己達人。

我們對人對事不能太苛刻,就如莫言在《檀香刑》中所說: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

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不把事情做絕,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給別人留路,就是給自己積福。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