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就是在學習上放任自由!

刻苦學習還是自由玩耍?幾乎每個父母都為這個問題苦惱過。是督促孩子刻苦學習,讓孩子未來的人生有更多選擇的余地,還是讓孩子自由玩耍,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你怎麼看。

1

有些家長苦惱孩子學習這件事,逼得太緊吧,怕孩子心理壓力過大,承受不住;但完全放任孩子的話,成績又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

關於孩子的教育方面,來不得半點差池。

朋友家的小孩,今年五歲半,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對什麼都感興趣,躍躍欲試。

小家伙看到別人穿白色的道服,咋呼著自己也對跆拳道感興趣,死磨爛泡地讓媽媽給他報名。一開始很喜歡,回到家總像個小妖稟告山大王一樣,說自己今天學到了什麼什麼,被老師表揚了之類的。

朋友也很高興,然而還沒到兩個月,孩子就哭鬧著不肯去了。

看到孩子身上的淤青,朋友有點於心不忍,就同意孩子不去補習班。但沒想到過兩天,孩子又突然對鋼琴感興趣了。

這次他格外信誓旦旦,表決心自己能堅持下去,甚至拿自己幾個月不吃零食跟媽媽交換。

於是乎,相信大家也都能猜到結局了:朋友再一次心軟給孩子花高價買了鋼琴、報了鋼琴班。

這次孩子沒學幾天想放棄,朋友堅決反對。現在家裡每天都充斥著朋友的罵聲、孩子的哭聲、鋼琴聲,各種聲音嘈雜在一起。

朋友還能無奈地跟我訴苦:不是都說要當孩子的朋友嗎?什麼都依他的,怎麼變成了現在這樣?

朋友更無解的是,這孩子的喜好怎麼跟四月的天一樣,說變就變?

2

相信每個人在成為父母之前,都會暗下決心,再也不逼孩子做他不願意的事情。因為自己就是從孩子成長起來的,更能懂得孩子的感受、想法。

每一個能這麼想的父母,都是出自好心。但是他們忽略了這一點:孩子尚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因為他們未形成自己的三觀,所以還不能好好地理解自己做的事情、以及事情的意義。

這時候的他們更多的是隨性而活。因為喜歡這個玩具,所以不管玩具的價值,或者不顧玩具的歸屬權,得到了就是開心,得不到就一哭二鬧三上吊。

強扭的瓜不甜,但是他們不管瓜甜不甜,把瓜擰下來就好。

所以身為父母,一定要及時地止損。在孩子沒有自己的三觀前,必須為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逼他們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尤其是學習。

學習苦嗎?

很苦。現在的孩子,肩上的書包愈來愈重,鼻梁上的眼鏡愈來愈厚,可以說是與日俱增。

但是學習這條路,別人幫不了什麼忙,只能自己努力、辛苦地付出。

孩子要經歷過很多很多,許久後才能明白,學習真的是為了自己。所有獲得的知識,都會在某一天,換成另一種方式存在。

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總是伴隨著曲折的。然而只要能夠堅持下去,當興趣變成特長的那一天,就可以真正享受其中了。

3

鋼琴家郎朗回憶自己的成名路時說過這樣的話:“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就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這並不是一個個例。

樂壇天王周傑倫也曾坦白過,自己學琴是被逼的。每次練琴的時候,媽媽就手執木棍,站在他的身後。稍有偷懶,木棍就砸去了。

這一逼就是五六年。

周傑倫很感恩地表示,要是沒有媽媽當年的逼迫,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逼”孩子,其實說到底是在教孩子堅持。

有天賦的人是少數,能堅持才是難得可貴的。

蔡康永有段話是這樣說得: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有人一生碌碌無為,說到底是懶惰。而有的人卻被“逼”出了另一種境界,看到了別樣的風景。

願每個家長都能讓孩子懂得堅持的力量。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