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學,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不論是「拒學」或「懼學」,都不是單一因素造成,只是「冰山一角」,需要信任的大人一層層協助孩子解開心理的不舒服和困難。
繪圖:日光路
近年,台灣針對青少年拒學的討論逐漸增多,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曾在2018年4月公視的《新聞全球話》節目中受訪指出,拒學的現象成因相當複雜,不能歸咎於單一因素,個人情緒、家庭或是社會結構都是關鍵的影響因子。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中國和台灣,因為從小以「課業為重」的觀念,可能造成青少年較無成就感,拒學傾向相對其他國家高。
高淑芬進一步說明,孩子不願意到校上學,其實又可分為兩種狀況:「懼學」和「拒學」。懼學(school phobia)通常指涉學生「害怕」去上學,可能出於分離焦慮、無法離開父母親,也可能出於恐懼同儕嘲弄、霸凌、老師指責,無法到校學習。而「拒學」(school refusal)則是指學生「不願意」去上學,也許是因為沉迷網路,或是出於焦慮、排斥教育制度,因此選擇待在家中,不願就學。拒學時間愈長,就愈難回復到正常狀態。(看更多: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為網路成癮?)
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少精神科醫師賴柔吟接受《親子天下》專訪時提到,要了解拒學背後的成因,就得先了解孩子到底遇到什麼困難、是哪些因素導致孩子沒有動力去學校。賴柔吟說,拒學很有機會成為「惡性循環」,因為孩子只要一天沒去上學,他們就會開始面對各種人際問題,要因應「怎麼沒來上學」的疑問,這些疑問都會讓孩子繼續逃避現狀,甚至狀況嚴重的,還會害怕出門,父母即使在外工作,也必須回家幫忙張羅三餐。(看更多:當憂鬱少年遇上中年危機的父母)
除了上述的校園造成的挫折,家庭因素形成的拒學案例也不少。賴柔吟指出,拒學在日、韓、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都有出現,而這些國家的共通點就是「家族觀念重」。處在出狀況的家庭中,孩子常會因為擔心家長而不敢出門,像是害怕媽媽吞藥過量、擔心父母打架等。
家庭是支持的力量 也是規範的力量
面對許多個案,賴柔吟說,主要還是希望親職角色發揮力量,學校老師雖然會幫忙注意孩童在校情形,但因為老師並不具備強制力,未滿20歲的孩子還是必須由家長出面才能建立醫療契約就診。賴柔吟也說,家庭主要能夠發揮兩個力量,一是無條件的支持、包容孩子的力量,二是限制、規範孩子的力量,透過兩個力量的相輔相成,孩子才能有安全的堡壘,自信的向外探索。
而家長到底要如何有效發揮支持力量,來防止拒學所造成的惡性循環?哈佛大學健康出版中心(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中,提供了5個步驟供家長參考:
1、及時採取行動:沒去上學而累積的作業和欠缺人際交流,會逐漸累積,最後讓孩子的問題愈變愈大而無法控制或是難以改善。如果發現孩子有拒絕上學的傾向,請立即關切孩子的狀況,如果情況嚴重,也請盡快與醫療單位聯絡。
2、分辨清楚孩子的狀況:盡可能溫柔的詢問孩子,是什麼讓他無法去學校,找出孩子問題的源頭,是因為人際關係出了問題,還是遭到同儕霸凌,或是因為在教室感到焦慮?並持續關心孩子在課業和互動上的狀況。
3、與學校保持溝通和合作:學校是家長在面對孩子問題時,堅強的後盾,與學校輔導中心、輔導老師和諮商師等人保持聯繫,透過學校,往往有機會找到孩子拒學的原因,也有機會透過老師和同儕,逐步讓孩子回歸校園。
4、堅定自己的立場:保持同理心的同時,也要堅定自己的立場,適時給予面對問題的自信,即使孩子出現焦慮或各種不適的症狀,還是要堅定的和孩子溝通,盡量讓孩子直面問題。
5、讓待在家變得「無聊」:如果孩子已經有拒學的傾向,別讓孩子在家只看電視或是上網,適時給予一些任務或是安排家教,讓孩子在家保持有事可做。
拒學不是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黃宇銳則對《親子天下》表示,無論拒學或是懼學,都是一種「行為」,形成該行為的背後,通常都有脈絡可循,不一定是單一原因造成。他強調,青少年的焦慮或憂鬱,常會用身體不舒服症狀做為表現,所以,家長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會說身體不舒服不想上學,家長往往會覺得孩子是假裝的,但其實在面對孩子的問題,不管是真的不舒服還是假裝不舒服,都是需要積極處理的。
黃宇銳也說,在處理相關問題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建立關係,拒學或懼學往往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孩子說出的原因不一定是全貌,透過一層層幫他解開心裡的不舒服、遇到的困難,也許就能夠有所改善。青少年通常都希望能夠被理解,若能讓孩子感受到關心,也許就能有良好的解決方式。黃宇銳強調,其實目標不一定要放在讓孩子回到學校,若學校是一個對孩子來說不安全的環境,那麼也不一定適合讓他回去,或許可以改變方式,像是讓孩子在家自學等。重點在於每個個案都不同,處理的方式也要視情況而定。